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衎衎  拼音:kàn kàn
1.和乐的样子。《易经。渐卦。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2.敏捷的样子。《汉书。卷七六。张敞传。赞曰》:「张敞衎衎,履忠进言。」
《國語辭典》:鱼头(魚頭)  拼音:yú tóu
1.鱼的头。可用来熬汤、红烧。如:「砂砣鱼头」。
2.比喻烦难的事。《红楼梦》第六九回:「这日久天长,这些个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我反弄了个鱼头来折。」
《漢語大詞典》:清峻
(1).廉洁高尚。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时论以 林 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 林 遂称疾篤。”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李舟 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2).清远高耸貌。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卢尚书 简辞 有别墅,近枕 伊水 ,亭榭清峻。”
(3).简约严明。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文宗 好五言诗,品格与 肃 、 代 、 宪宗 同,而古调尤清峻。” 明 李梦阳 《驳何氏论文书》:“沉著、雄丽、清峻、闲雅者,才之类也。”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五:“欲识遥深清峻旨, 嵇公 琴散 阮公 怀。”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 曾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4).公正刚直。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公 既治 淮南 ,决 吴湘 之狱,而持法清峻,犯之者无宥,有 严 张 之风也。”
《漢語大詞典》:锋棱(鋒稜)
亦作“ 锋稜 ”。
(1).指物体的锋芒、棱角。 宋 司马光 《怪石》诗:“圭角老龙脊,锋稜秋剑鋏。” 清 曹寅 《砚山歌》:“按图絶似小 岱岳 ,背腹浑厚无锋稜。” 叶圣陶 《登雁塔》:“那石碑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文字还很完整,笔画还有锋棱,可见石质之坚致。”
(2).凌厉的气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大抵总宪戇直凌人……又未尝不稍敛其锋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官大踧踖,锋稜顿减。”
(3).指刚直方正,气势凌厉。 清 曾国藩 《祭汤海秋文》:“凡今之人,善调其舌。君则不然,喙刚如铁。锋稜所值,人谁女容?” 宋晶如 注:“棱,四方木也。比喻刚方之意。” 臧克家 《自白》诗:“百炼的钢条铸成了我的骨头,那么坚韧,又那么的锋棱。”
(4).气势(直逼)。诚意伯文集卷一附《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璟长史传》:“年二十八,师事 石楼子 ,明志式虑,锋稜古人。”
《漢語大詞典》:棘刺
(1).荆棘芒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列子·汤问:“ 飞卫 之矢先穷。 纪昌 遗一矢;既发, 飞卫 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2).喻刚直严正。晋书·崔洪传:“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丛生棘刺,来自 博陵 。在南为鷂,在北为鹰。’”
(3).喻障碍。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一种新鲜活泼之气,宜场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贵福泽享用,自从容无棘刺。”
《國語辭典》:汲直  拼音:jí zhí
原指汲黯性情刚直,敢于汉武帝面前谏诤。见《汉书。卷五○。汲黯传》。后世称诤臣为「汲直」。《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置之争臣,则汲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汲黯方直,故世谓之汲直。」唐。张说〈岐州刺史平原男陆君墓志铭〉:「汲直谢病,秦和不医。」
《漢語大詞典》:清劲(清勁)
(1).清正刚直。三国志·魏志·韩暨王观等传评:“ 王观 清劲贞白。”旧唐书·儒林传上·李善:“﹝ 李善 ﹞方雅清劲,有士君子之风。”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二:“芬敷谢桃杏,清劲比松竹。”明史·刘体乾传:“ 体乾 清劲有执,每疏争,积忤帝意,竟夺官。”
(2).清秀有力。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辞章清劲过 世南 ,而赡博不及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笔画无復昔之清劲。”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其( 刘基 )行廉,故其辞蠲洁而清劲。”如:人们看见 容志行 的脚法富丽而不浮艳,峭拔而不奇诡,颇具清劲秀逸的风韵。
《國語辭典》:峣峣(嶢嶢)  拼音:yáo yáo
1.高峻的样子。《文选。扬雄。甘泉赋》:「直峣峣以造天兮,厥高庆而不可乎弥度。」《文选。曹植。七启》:「志飘飘焉,峣峣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2.形容正直、完美等纯粹的状态。《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赞曰》:「皓皓者易污,峣峣者难全。」
《漢語大詞典》:直情
(1).刚直的性情。
(2).犹直率。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二场第二小场:“ 杨国保 :‘那好,我早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么,你还有什么话,直情地说。’”
《漢語大詞典》:峻拔
(1).高耸挺拔。 唐 刘禹锡 《华山歌》:“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明 李东阳 《月桥诗序》:“ 攸邑 之东北四十里有山焉,奇耸峻拔,每月出,则先见其巔。”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又怪其峰峦峻拔,而鲜有秀特之士闻於世焉,何也?”
(2).严正刚直。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3).超然不凡;智慧出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名公像:“ 王襄敏公 ,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临济 之宗,明者得之於峻拔,昧者失之卤莽。”
(4).犹遒劲。指笔力刚劲。 明 李东阳 《蒙泉公补传》:“其为文高简峻拔,追古作者。”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 姬传 之丰韵, 子居 之峻拔, 涤生 之博大雄奇,则又近今之絶作也。”
《漢語大詞典》:鲠论(鯁論)
(1).刚直的言论。宋史·范纯仁传:“庶几鯁论嘉谋,日闻忠告。”
(2).刚直地发表言论。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九:“予观 颜平原 书,凛凛正色,如在廊庙直言鯁论,天威不能屈。”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下》:“公( 陆宣公 )处昏邪臣间,直言鯁论,未尝有所屈。”
《漢語大詞典》:侃然
亦作“偘然”。
(1).刚直貌。后汉书·独行传·向栩:“徵拜侍中,每朝廷大事,侃然正色,有官惮之。”隋书·房彦谦传:“词气偘然,观者属目。”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刘文正公之直:“公性简傲,不蹈科名积习,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风。”
(2).和乐貌。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仰观巍巍众民之謡,傍听钟鼓侃然之乐。” 宋 叶适 《夫人林氏墓志铭》:“余以病归,捨舟山行,始识君。见其质性冲泊,器宇明审,侃然穷邑中。” 宋 叶适 《白石净慧院经藏记》:“余时虽尚少,见其能侃然自得於山谷之间,未尝不叹其风俗之淳。”
《國語辭典》:戆直(戇直)  拼音:zhuàng zhí
忠厚耿直。《宋史。卷三六四。韩世忠传》:「性戆直,勇敢忠义,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客人是个戆直的人,便回话道:『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
分類:戆直刚直
《漢語大詞典》:清刚(清剛)
(1).清正刚直。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 刘越石 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贞修》:“美哉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杖清刚而励俗。”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 顾公 在都察院,清刚有重望,为先朝名臣。”
(2).清健有力。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鲍照 诗文,义尚光大,工於骋势,然语乏清刚,哀而不壮。”
(3).匕首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魏 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
《漢語大詞典》:介节(介節)
刚直不随流俗的节操。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黔娄 匹夫之介节,不忘仁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猗氏 邵嗣尧 起家县令,循声介节,与吾 浙 陆清献 齐名。”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部:“而吾乡 方蓀壁 进士,独行介节,不受赠馈,种菜而食,乃至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