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8,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侏儒饱
竹宫望拜
汉武
茂陵刘郎
元年
茂陵
造士
藏娇
刘茂忠(名 彻 )
典故(续上)
朱雁侏儒饱
竹宫望拜
词典
刘彻
分类词汇
刘郎汉武
茂陵刘郎
元年
茂陵
造士
藏娇
其它辞典
汉武帝(庙号 世宗 孝武皇帝、孝武帝、孝武、武帝、汉孝武帝、汉武帝 世称 汉武 刘彻 胶东王 )刘茂忠(名 彻 )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列传〉
「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久之,朔绐驺朱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朱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馀,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馀,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唐·颜师古注:「朱儒,短人也。」
「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久之,朔绐驺朱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朱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馀,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馀,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唐·颜师古注:「朱儒,短人也。」
简释
侏儒饱:喻小人得志而贤才受屈。元朱旭《杂诗》之二:“长身素米侏儒饱,飞将无功妄尉侯。”
曼倩饥:咏人生活清贫。唐许浑《早秋三首》之二:“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索米长安:指求取俸禄。宋杨亿《汉武》:“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例句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元稹 立部伎
只取侏儒饱,不怜方朔饿。 寒山 诗三百三首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典故
相关人物
竹宫望拜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三国吴·韦昭注:「以竹为宫,天子居中。」唐·颜师古注:「《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三国吴·韦昭注:「以竹为宫,天子居中。」唐·颜师古注:「《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
例句
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 杜甫 覆舟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6—前87 【介绍】: 即刘彻。西汉皇帝。景帝中子。在位期间,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地与子弟为侯,削弱诸侯国势力。设十三刺史部以加强控制。征收商贾车船税,行“告缗令”,征收商贾资产税,以抑制富商。采桑弘羊议,实行冶铁、煮盐、铸钱官卖。设平准官、均输官,官营贸易与运输。行“代田法”,兴修水利,移民屯田,发展农业。遣张骞通西域,派唐蒙至夜郎,建立西南七郡。又遣卫青、霍去病进击匈奴,保障北方。用董仲舒策,“独尊儒术”,兼用法术刑名,强化封建统治。行封禅,求神仙,大兴土木,徭役繁重,以至农民流亡,天汉二年,关东农民纷纷起事,历经数年。自建元至后元曾改年号十一次,为帝王有年号之始。在位五十四年。全汉文·卷三
帝讳彻,景帝中子。四年封胶东王,七年立为皇太子,后三年正月即位。改元十一: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在位五十四年,谥曰孝武皇帝,庙号世宗,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至宋初吉州安福人。初名彻。少为盗,会赦书募盗为兵,出应募,且请擒盗以自湔洗。诈亡命入盗中,为内应,又以计斩庐陵盗帅吴先,州里呼为小刘仆射。积功历吉州兵马都押牙。南唐李璟保大末,为袁州刺史。国亡,与吉州刺史申屠令坚相约不以主存亡易节。令坚死,降宋,授登州刺史。还朝,病金创卒。
《漢語大詞典》:刘郎(劉郎)
(1).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
(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鸞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臺 苏臺 隔云水。”
(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
(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鸞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臺 苏臺 隔云水。”
《漢語大詞典》:刘阮(劉阮)
(1). 东汉 刘晨 和 阮肇 的并称。相传 永平 年间, 刘阮 至 天台山 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归。时已入 晋 ,子孙已过七代。后复入 天台山 寻访,旧踪渺然。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元 杂剧中有 王子一 撰《误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一○四:“曾随 刘 阮 醉 桃源 ,未省人间欠酒钱。”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明 陆采 《明珠记·赘苹》:“忽成 刘 阮 约,如入 武陵村 。”《宦海》第五回:“画眉窗下,孔雀屏前, 天台 之 刘 阮 重来。”参见“ 刘郎 ”。
(2). 刘伶 、 阮籍 的并称。 刘 阮 , 魏 晋 时人,以纵酒放达著称。 清 戴名世 《醉乡记》:“自 刘 阮 以来,醉乡遍天下。”
(2). 刘伶 、 阮籍 的并称。 刘 阮 , 魏 晋 时人,以纵酒放达著称。 清 戴名世 《醉乡记》:“自 刘 阮 以来,醉乡遍天下。”
《漢語大詞典》:侏儒米
见“ 侏儒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