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讲劘(講劘)
讲习切磋。 宋 强至 《答董太傅书》:“凡某之有望阁下者,皆所未暇,何私怀之难耦,而讲劘之益不易行耶?” 宋 王圭 《国子监直讲胡瑗可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制》:“朕方游精太平,思与儒贤以讲劘道艺于禁中。”
分類:讲习切磋
《漢語大詞典》:切厉(切厲)
亦作“ 切励 ”。 切磋砥砺。 宋 司马光 《贤良策问》:“至治之世,耕者让畔,渔者让泽。今国家修明礼仪以切励天下久矣。” 清 吴敏树 《业师两先生传》:“而先兄实攻苦制艺,与先生相切厉。”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録其三事,以与同志相切厉。”
亦作“ 切励 ”。 严厉。后汉书·窦武传:“ 武 每数切厉相戒,犹不觉悟,乃上书求退 绍 位。”晋书·陶侃传:“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訶辱,还其所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遇 袁悦 之间,遂致疑隟”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 悦 每欲间 恭 ,乃於 王 坐责让 恭 曰:‘卿何妄生同异,疑误朝野?’其言切厉。”
《漢語大詞典》:切正
切磋相正。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嚶嚶” 汉 郑玄 笺:“言昔日未居位在农之时,与友生於山巖伐木,为勤苦之事,犹以道德相切正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至 鄴 已来,唯见 崔子约 崔瞻 叔姪, 李祖仁 李蔚 兄弟,颇事言词,少为切正。”
恰切平正。后汉书·周举传:“ 举 后举茂才,为 平丘 令。上书言当世得失,辞甚切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 刘隗 切正,而刻文阔略。”
《漢語大詞典》:规摩(規摩)
切磋揣摩。新唐书·张玄素传:“博选贤杰,朝夕侍左右,与相规摩,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此则善美矣。”
分類:切磋揣摩
《漢語大詞典》:校棋
切磋棋艺。南史·到溉传:“ 溉 弈棊入第六品,常与 朱异 、 韦黯 於御坐前校棊比势,復局不差一道。”
分類:切磋棋艺
《漢語大詞典》:瑳切
磋切,切磋。相互擦碰。瑳,通“ 磋 ”。 唐 李绅 《悲善才》诗:“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佩相瑳切。”
分類:切磋相互
《漢語大詞典》:攻研
切磋探讨。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诗:“不外学,兄弟相攻研。”
分類:切磋探讨
《国语辞典》:独学孤陋(独学孤陋)  拼音:dú xué gū lòu
比喻无人可切磋,学识有限。语本《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国语辞典》:独学寡闻(独学寡闻)  拼音:dú xué guǎ wén
语本《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比喻无人可切磋,见闻不广。宋。张孝祥〈与池州守周尚书〉:「某独学寡闻,涉道甚浅。」
《漢語大詞典》:规靡(規靡)
切磋揣摩。 宋 沈辽 《翰林唐公祠堂记》:“其后虽出处内外,犹以言责为己任,大要以威福当归人主,而规靡上意,皆陈天戒,朝廷竦然,执政者惮之。”参见“ 规摩 ”。
分類:切磋揣摩
《漢語大詞典》:规摩(規摩)
切磋揣摩。新唐书·张玄素传:“博选贤杰,朝夕侍左右,与相规摩,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此则善美矣。”
分類:切磋揣摩
《漢語大詞典》:砥奖
切磋勉励。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签·皇甫涍》:“司直兄学臻博极,思覃深湛,余分则友于,义同师授,每有述造,輒相詔视,商榷砥奬,可得而言。”
分類:切磋勉励
《漢語大詞典》:切切偲偲
亦作“ 切切节节 ”。 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切切偲偲,相切责之皃。” 邢昺 疏:“朋友以道义切磋琢磨,故施於朋友也。”诗·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毛 传“朋友以义,切切然” 唐 陆德明 释文:“切切然,定本作切切偲偲然。” 唐 孔颖达 疏:“朋友之交则以义,其聚集切切节节然,相劝竞以道德,相勉励以立身,使其日有所得,故兄弟不如友生也。切切节节者,切磋勉励之貌。” 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 孔子 云与朋友切切偲偲,有朋自远方至,如此怕不我重管待!”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花前遇侠》:“听他刎颈交切切偲偲,惹的俺断肠人急急孜孜。”亦省作“ 切偲 ”。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指代匠而切偲,比治素而引喻。” 宋 吕南公 《与傅公济书》:“聊申憃言,以备切偲,听之怒之,唯命而已。”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交际:“按古今之论友道者,皆主切偲。”
《國語辭典》:敬业乐群(敬業樂群)  拼音:jìng yè yào qún
专心修习学业,乐于与朋友同学切磋探讨。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后亦称人敬守职业,爱好结交朋友。如:「此人敬业乐群,深得公司同仁的喜爱。」
《漢語大詞典》:磨砻浸灌(磨礱浸灌)
亦作“ 磨礲浸灌 ”。 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 唐 韩愈 《考功员外卢君墓铭》:“君时始任戴冠,通,与其羣日讲説 周公 、 孔子 ,以相磨礱浸灌,婆娑嬉游,未有捨所为为人意。” 宋 曾巩 《刘伯声墓志铭》:“余与 伯声 皆罕与人接,得顓意以学问磨礲浸灌为事。” 宋 陆游 《〈吕居仁集〉序》:“仕愈躓,学愈进,因以其暇尽交天下名士,其讲习探讨,磨礱浸灌,不极其源不止。” 金 王若虚 《送吕鹏举赴试序》:“予既因 士衡 以得子,子其因予而求识 士衡 ,復因 士衡 求吾师友门人之凡未识者,磨礱浸灌,以益其高而极其远,至於大有成焉。”
《漢語大詞典》:磨砻镌切(磨礱鐫切)
磨砺切磋。 宋 王安石 《进说》:“磨礱鐫切,沉浸灌养,行完而才备。”
分類:磨砺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