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17,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分龙节
分厘
分厘
分醪
分级
持分
评分
烹分
三七分
钧分
建分
五分钱
无气分
输分
死身分
《漢語大詞典》:分龙节(分龍節)
宋 时 池州 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风俗:“ 池州 俗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为‘分龙节’。雨则多大水。”
《漢語大詞典》:分厘(分釐)
亦作“ 分厘 ”。
(1).划分整理。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庆历 四年, 贾魏公 建议修唐书,始令在馆学士人供唐书外故事二件。积纍既多,乃请 曾鲁公 掌侍郎 唐卿 分釐,附於本传。”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既详定,即依先降指挥,取逐司已行两月生事分定七等,因其分釐,以立人数。” 宋 叶适 《长溪修学记》:“县初设学不置粮,士虽居,不能食也。先令 黄君 龟朋 ,自出新意,分釐收拾良苦,然后始得食。”
(2).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解给》:“分釐皆关国帑。” 清 梁章钜 浪迹丛谈·雄黄酒:“其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内服,只可分釐之少。”
《漢語大詞典》:分厘(分釐)
亦作“ 分厘 ”。 分量,重量。《西游补》第九回:“约来的数不确。你自家等等分厘看!”
见“ 分釐 ”。
分類:分量重量
《分类字锦》:分醪
苏辙 辛丑除日寄子瞻诗 同为洛中吏,相去不盈尺。浊醪幸分季,新笋可饷伯。
分类:兄弟
《國語辭典》:分级(分級)  拼音:fēn jí
按一定的标准,分出等级。如:「水果的分级包装」、「电影的分级制度」。
《漢語大詞典》:持分
守其本分。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春俱南,秋俱北,而不同道。夏交於前,冬交於后,而不同理。并行而不相乱,浇滑而各持分,此之谓天之意。”
分類:本分
《國語辭典》:评分(評分)  拼音:píng fēn
根据已定的标准,考察事物的成果或表现,而给予相当数值的评定,称为「评分」。如:「评分标准」。
《國語辭典》:烹分  拼音:pēng fēn
烹煮后加以分配。比喻私自瓜分公有款项。《六部成语注解。户部》:「烹分:私分官项如烹肉共食之意。」
分類:分享
《漢語大詞典》:三七分
见“ 三七开 ”。
《漢語大詞典》:三七开(三七開)
亦作“ 三七分 ”。亦作“ 三七分开 ”。
(1).谓按十分之三与十分之七的比例加以分配。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将家私三七分开,他令弟的妾,自分了三股家私过日子。”《九命奇冤》第五回:“可是要三七分的,交易成了,你得七千,我得三千。”
(2).借指评定是非功过的比例。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中央认为 斯大林 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三七开的评价比较合适。”
《漢語大詞典》:钧分(鈞分)
一钧半,合四十五斤。管子·小匡:“小罪入以金钧分,宥薄罪入以半钧。” 郭沫若 等集校:“分者半也,‘钧分’或‘金分’者即一钧有半。”
《漢語大詞典》:建分
汉 代在诸侯原来的封地内建立侯国,以分其势。 汉 贾谊 新书·藩伤:“其有子以国其子;未有子者建分以须之,子生而立。”
《漢語大詞典》:五分钱(五分錢)
汉 初钱币。荚钱的一种。汉书·高后纪:“六年春……行五分钱。”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所谓荚钱者。” 丁福保 《〈古钱大辞典〉后叙》:“得五分钱及五分钱之极薄者,即可补《史》《汉》注语之不详。”自注:“五分钱亦为荚钱之一种,汉书·高后纪‘六年行五分钱’是也。攷 高后 二年因荚钱太小,故别行八銖半两钱,此钱三枚,使用时可抵 秦 半两二枚。亦觉不便,故再行五分钱。五分钱者,五分十二銖而得二銖四絫,为泉一枚之重,即以五枚抵 秦 半两一枚,得此可以正古来注五分钱者之太略。又有形式相同,而极薄者,其重已不及二銖,即史记·平準书所谓‘荚钱益多轻者’是也。”
分類:钱币应劭
《漢語大詞典》:无气分(無氣分)
没有体面。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四折:“你只问他使的是那家钱?上的是那家坟?显的俺两口儿无气分。”
分類:有体体面
《高级汉语词典》:输分
捐送财礼分子
《漢語大詞典》:死身分
詈词。 元 代俗语。犹言死相、死样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乔嘴脸、腌躯老、死身分,少不得有家难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