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台湾环颈雉(台湾环颈雉)  拼音:tái wān huán jǐng zhì
动物名。台湾特有的环颈雉亚种。早年分布于台湾各地的平地或山脚下,喜栖息于乾燥而杂草丛生之地。近年来因受国外引进品种杂交的威胁,垦丁国家公园已开始保育计画。
《国语辞典》:沙漠生态系(沙漠生态系)  拼音:shā mò shēng tài xì
一种生态系。分布于背风面山谷或雨量稀少的内陆地区。沙漠地区的平均年雨量少于二百五十公釐,降雨不规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之分,植物种类稀少,且往往有特殊的适应方式,如仙人掌的针状叶等。动物因食物的来源少,种类不多,常见的仅有骆驼、跳鼠、蜘蛛等。
《国语辞典》:上座部佛教  拼音:shàng zuò bù fó jiào
巴利语系的佛教。现在主要分布地点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
《国语辞典》:嘉义小灰蝶(嘉义小灰蝶)  拼音:jiā yì xiǎo huī dié
动物名。台湾特产。分布于台湾中南部山地。雌雄形状大小差不多。雄蝶翅膀黑底,后翅大部分呈暗紫色。雌蝶翅膀正面黑褐色,无纹。数量很少。
《国语辞典》:分散式网路(分散式网路)  拼音:fēn sàn shì wǎng lù
系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电脑系统互连而成,网路中无中心节点。如总公司可以藉分散式网路监控系统,以便透过网际网路来监控分散在各地的分支机构。或者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可利用分散式网路系统,來达到远距操控家电、居家安全维护、日常用品订购等目的。也称为「网状网路」。
《国语辞典》:嘉义小蛇目蝶(嘉义小蛇目蝶)  拼音:jiā yì xiǎo shé mù dié
动物名。台湾特产。分布在全岛各处低山带,数量少。前后翅缘接近圆弧。雌蝶略大。四月至八月间出现成蝶。
《国语辞典》: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拼音:děng gāo xiàn dì xíng tú
利用等高线的分布来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国语辞典》:国土资讯系统(国土资讯系统)  拼音:guó tǔ zī xùn xì tǒng
结合全国各种具有空间分布特性之地理资料,以分工合作方式达到资料共享与多目标应用之整合性分散式地理资讯系统。在此系统中可提供如土地使用情形、人口分布、物产、人文等资料。可作为相关决策之重要依据。
《国语辞典》:麦克罗尼西亚人(麦克罗尼西亚人)  拼音:mài kè luó ní xī yà rén
大洋洲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包括李伯特、爱丽丝群岛、马歇尔群岛和卡罗林群岛,语言属南岛语系。操南岛语系和帛琉语属印度尼西亚语族。
《国语辞典》:响林史前文化(响林史前文化)  拼音:xiǎng lín shǐ qián wén huà
在垦丁国家公园发现的史前文化。分布于港口溪河谷区,大约距今二千七百年左右,所发现的文化遗留物有陶片、石硾、石板棺墓葬等。
《国语辞典》:温带植物(温带植物)  拼音:wēn dài zhí wù
生长、分布在温带地区的植物,常组成冷温带针叶树林,凉温带针阔叶树混交林及暖温带落叶阔叶树林。
《国语辞典》:原生植物  拼音:yuán shēng zhí wù
1.原生生物界之植物,单细胞之藻类,即藻体为一细胞所成。也称为「单细胞植物」。
2.原生种植物之物之简称,即植物藉自然力而生存繁衍于其自然分布范围者,也称为「本地种植物」、「本地植物」。
《国语辞典》:腰椎神经(腰椎神经)  拼音:yāo zhuī shén jīng
一种脊髓神经。分布于腰部及下肢的内侧,司知觉及运动,共有五对。
《国语辞典》:印欧民族(印欧民族)  拼音:yìn ōu mín zú
史前时代分布在印度、伊朗、小亚细亚和中亚以及欧洲各地的民族。因为这些民族在当时都使用印欧语言,故称为「印欧民族」。
《国语辞典》:印第安人  拼音:yìn dì ān rén
美洲早期人种之一。大多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地。打仗或举行仪式时,常在身上涂抹红色的颜料,以农猎为生,各有不同的语言及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