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击毬(擊毬)  拼音:jí qiú
中国古代一种骑马打球的运动。《新唐书。卷八。敬宗本纪》:「长庆二年十二月,穆宗因击毬暴得疾,不见群臣者三日。」《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四年》:「蜀主尝自夹城过,闻太子与诸王斗鸡,击毬喧呼之声。」也作「击鞠」。
分類:击毬
《漢語大詞典》:击球
同“击毬”、“击鞠”。
分類:击球
《國語辭典》:击毬(擊毬)  拼音:jí qiú
中国古代一种骑马打球的运动。《新唐书。卷八。敬宗本纪》:「长庆二年十二月,穆宗因击毬暴得疾,不见群臣者三日。」《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四年》:「蜀主尝自夹城过,闻太子与诸王斗鸡,击毬喧呼之声。」也作「击鞠」。
分類:击毬
《國語辭典》:击鞠(擊鞠)  拼音:jí jú
中国古代一种骑马打球的运动,约盛行于唐、宋时。唐。皇甫枚《王知古》:「乃退处于三川之上,以击鞠飞觞为事,遨游于南邻北里间。」也作「击毬」。
分類:马上打球
《国语辞典》:击球区(击球区)  拼音:jí qiú qū
棒球或垒球比赛中,打击手击球时所站的合法区域。
《国语辞典》:平击球(平击球)  拼音:píng jí qiú
网球运动用语。网球上指被猛力击出,以直线高速飞出的球。
《國語辭典》:小筑(小築)  拼音:xiǎo zhú
精雅的小屋。唐。杜甫 畏人诗:「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宋。陆游〈小筑〉诗:「西郊小筑临烟汀,南山秀色入窗棂。」
《漢語大詞典》:月杖
亦作“ 月仗 ”。 中国 古代马球运动中的击球用具。球棍长数尺,头端形如偃月,故名。也称球杖、鞠杖。 唐 鱼玄机 《打毬作》诗:“坚圆浄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明 杨慎 《咏史》:“月仗云门五彩毬,御前争睹最先筹。”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 辽 主好击毬,尝与大臣分朋击鞠,諫议大夫 马得臣 上疏諫曰:‘……若贪月杖,误拂天衣,臣实失仪,君又难责。’”参阅金史·礼志八
《國語辭典》:投手  拼音:tóu shǒu
棒球或垒球比赛中,投球给击球员的防守者。
《国语辞典》:代打  拼音:dài dǎ
1.棒球上指由未排名上场打击的选手代替应上场打击的选手击球。
2.代替别人作事。如:「那次晚会由小张临时代打主持,没想到反应非常热烈。」
《國語辭典》:安打  拼音:ān dǎ
棒球运动中指打击者能在击球后,安全上垒,又能防止其他跑垒员被杀。
《国语辞典》:扣球  拼音:kòu qiú
一种排球动作。球员利用收腹、跃起、振腕击球以攻击对方。多用于杀球时。
《国语辞典》:强迫取分(强迫取分)  拼音:qiǎng pò qǔ fēn
棒球比赛时,三垒上有人,并于打击手未击球之前往本垒方向跑,这时打击手便采用触击短打,使三垒上队友能顺利跑回本垒得分,称为「强迫取分」。也称为「强取得分战术」。
《国语辞典》:触身球(触身球)  拼音:chù shēn qiú
棒、垒球比赛中,投手投出的球打中击球员身上的任何部位,称为「触身球」。
《国语辞典》:擦棒球  拼音:cā bàng qiú
棒球运动用语。棒球打击者击球时,球体外缘与球棒相擦而过。若两好球后擦棒球遭捕手接住,即算接杀出局;若球数非两好球,则加一好球;否则,此球不计。
《国语辞典》:削球  拼音:xuè qiú
球类运动用语。一种击球技术。桌球或网球球拍击球时带有由上而下的逆旋转动作,使球向后旋转的技巧均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