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雄英
犹言出类拔萃。 三国 魏 曹植 《大司马曹休诔》:“年没弱冠,志在雄英。高揖名师,发言有章。”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四海脱有微风摇之者,雄英之魁,卿其人矣。”
分類:出类拔萃
《漢語大詞典》:无等双(無等雙)
无可与并者。谓出类拔萃。急就篇卷三:“襐饰刻画无等双。” 颜师古 注:“无等双……殊絶异于众也。” 王应麟 补注:“等,类也;双,偶也。” 宋 黄庭坚 《卧陶轩》诗:“城南 晁正字 ,国器无等双。”
《漢語大詞典》:摧萃
犹言出类拔萃。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其声也,则鞅鬱有意,摧萃不羣。”
分類:出类拔萃
《漢語大詞典》:庸中皦皦
犹言出类拔萃。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上叹曰:‘卿庸中皦皦,铁中錚錚也。’”参见“ 庸中佼佼 ”。
《國語辭典》:庸中佼佼  拼音:yōng zhōng jiǎo jiǎo
在平庸的众人中特别出色。《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也作「庸中皎皎」、「佣中佼佼」。
《國語辭典》:铮铮佼佼(錚錚佼佼)  拼音:zhēng zhēng jiǎo jiǎo
铮铮,最好的金属。佼佼,最突出的人才。语本《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后以铮铮佼佼比喻特出的人才。如:「他才华出众,气宇轩昂,是同侪中铮铮佼佼的奇材。」
分類:出类拔萃
《國語辭典》:望子成龙(望子成龍)  拼音:wàng zǐ chéng lóng
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大器。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普遍的期待。」
《國語辭典》:天下无双(天下無雙)  拼音:tiān xià wú shuāng
天下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上。黄香》:「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漢語大詞典》:选一选二(選一選二)
犹言数一数二。谓出类拔萃。 田汉 《获虎之夜》:“像 陈 家那样的人家,在我们镇里是选一选二的。”
《国语辞典》:人中龙虎(人中龙虎)  拼音:rén zhōng lóng hǔ
比喻品格高尚,出类拔萃的人。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一○出:「女中丈夫,不枉了女中丈夫;人中龙虎,正好配人中龙虎。」也作「人中龙」、「人中之龙」。
《国语辞典》:人中之龙(人中之龙)  拼音:rén zhōng zhī lóng
比喻品格高逸,出类拔萃的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宋纤传》:「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三国演义》第五六回:「操曰:『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也作「人中龙」、「人中龙虎」。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漢語大詞典》:超群拔萃(超羣拔萃)
犹言出类拔萃。形容超越寻常;杰出。 明 宋濂 《〈灵隐大师复公文集〉序》:“至於 岐 阳有凤,则超羣拔萃,其动物中之至文者歟?”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七节:“又於领袖团体之中,必有一二人有超羣拔萃之威德。” 清 陈天华 《狮子吼》第四回:“就中惟有 必攘 超羣拔萃,各人所不能及。”
《國語辭典》:鳌里夺尊(鰲裡奪尊)  拼音:áo li duó zūn
在考试或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如:「当初他誇下海口,必得第一,后来果然鳌里夺尊,不负众望。」
分類:出类拔萃
《國語辭典》:尖子  拼音:jiān zi
1.锐利的末端。
2.国剧唱调忽然高亢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尖子生
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如:我校有个理科“尖子生”留学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