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出家修道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 晋 慧远 《论沙门不应敬王者书》:“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安世高》:“﹝ 安世高 ﹞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旧唐书·辛替否传》:“臣闻出家修道者,不预人事,专清其身心,以虚泊为高,以无为为妙。”
《漢語大詞典》:四门(四門)
(1).指明堂四方的门。《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闢四门而开四聪。”
(2).学校名,即四门学。《旧唐书·归崇敬传》:“其国子、太学、四门三馆,各立五经博士。”详“ 四门学 ”。
(3).佛经有 释迦牟尼 ( 净饭王 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殷 鉴四门,幽求六岁。” 李善 注引《瑞应经》曰:“太子至十四,启王出游,始出城东门,天帝化作病人,即迴车,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太子出城南门,天帝化作老人,迴车而还,愍念人生丁壮不久。太子出城西门,天帝化作死人,迴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太子出城北门,天帝化作沙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即迴车还,念道清浄,不宜在家。”
(4).武术名词。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种架势。《负曝闲谈》第二回:“因他四门开得好,蒙本处提标营营官的少爷赏识了,替他补了一分粮,又给了他一道八品军功的奬札。”参见“ 四门斗里 ”。
(2).学校名,即四门学。《旧唐书·归崇敬传》:“其国子、太学、四门三馆,各立五经博士。”详“ 四门学 ”。
(3).佛经有 释迦牟尼 ( 净饭王 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殷 鉴四门,幽求六岁。” 李善 注引《瑞应经》曰:“太子至十四,启王出游,始出城东门,天帝化作病人,即迴车,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太子出城南门,天帝化作老人,迴车而还,愍念人生丁壮不久。太子出城西门,天帝化作死人,迴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太子出城北门,天帝化作沙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即迴车还,念道清浄,不宜在家。”
(4).武术名词。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种架势。《负曝闲谈》第二回:“因他四门开得好,蒙本处提标营营官的少爷赏识了,替他补了一分粮,又给了他一道八品军功的奬札。”参见“ 四门斗里 ”。
《漢語大詞典》:四门学(四門學)
古代学校名。 北魏 正始 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 唐 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 隋 代及 北宋 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 元 以后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漢語大詞典》:道性
(1).道德品性。《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江夏王 道性渊深,睿鉴通远,树声列藩,宣风鉉德。”
(2).出家修道之情志。 唐 白居易 《留别吴七正字》诗:“唯是尘心殊道性,秋蓬常转水长闲。” 唐 元稹 《梦游春》诗:“浮生转经歷,道性尤坚固。” 宋 徐铉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寄赠文懿大师》之二:“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牕。”
(2).出家修道之情志。 唐 白居易 《留别吴七正字》诗:“唯是尘心殊道性,秋蓬常转水长闲。” 唐 元稹 《梦游春》诗:“浮生转经歷,道性尤坚固。” 宋 徐铉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寄赠文懿大师》之二:“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