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肥喏
古时向人作揖并出声致敬叫“唱喏”。大肥喏谓深深施礼,表示对人更加尊重。《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 笑道:‘大官人,却纔唱得好个大肥喏!’”《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老残 肃然起敬的立起来,向 逸云 唱了个大肥喏,説:‘领教得多了!’”
《國語辭典》:打簧表(打簧錶)  拼音:dǎ huáng biǎo
一种挂表。表上设有特殊的按钮,按下按钮,便能发声报时,便于夜间黑暗中辨识时间。
《國語辭典》:泣不成声(泣不成聲)  拼音:qì bù chéng shēng
哭得发不出声音。形容十分悲伤。清。黄钧宰《金壶七墨。心影下。离恨天杂记》:「弥留之际,日饮白汤升许,欲以洗涤肺腑,及食不下咽,泣不成声。」
《漢語大詞典》:起音
(1).发出声音。 明 杨慎 《祭毛以正文》:“有疑相叩,如鐘起音。”
(2).给歌曲第一个音符所定的调值。 檀林 《一个女囚的自述》十三:“因为起音太高,许多人唱不上去。”
(3).指开始唱。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部第五章:“这支曲子的涵义如此明显,以至 师师 一起音,官家就明白她的用意所在。”
《漢語大詞典》:气哼哼(氣哼哼)
形容生气时鼻子发出声音。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贾璉 进来,向炕上一瞧,也不言语,走到里间,气哼哼的坐下。”
《漢語大詞典》:闹表(鬧錶)
(1).能按预定时间发出声响的表。
(2).即闹钟。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五:“只有挂在墙上的闹表,在滴答滴答地敲打着 梁永生 那颗因为久等而有点焦躁的心房。”参见“ 闹鐘 ”。
《國語辭典》:闹钟(鬧鐘)  拼音:nào zhōng
能够设定时间,使其发出声响提醒人的时钟。如:「闹钟每天早上六点铃声准时响,提醒爸爸起床、做早操。」也称为「定时钟」。
《國語辭典》:捻脚捻手(捻腳捻手)  拼音:niē jiǎo niē shǒu
放慢动作,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样子。《水浒传》第四回:「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栓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也作「蹑手蹑脚」。
《漢語大詞典》:屏声敛息(屏聲斂息)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天雨花》第七回:“使其趋庭则胆落魂飞,待坐惟屏声敛息。” 潘漠华 《人间》:“向导是有些乏了,呆呆地望着山坡下的白水,屏声敛息地寂坐着,仿佛是将入定的老僧。”
《國語辭典》:空谷传声(空谷傳聲)  拼音:kōng gǔ chuán shēng
1.在空旷的山谷中发出声响,便能听到回声。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空谷传声,虚堂习听。」《彭公案》第五七回:「刘德太到了头道大寨门,听得里面杀声不止,又是夜静更深,空谷传声,听的又远。」
2.一种利用音韵学知识的文字游戏。《镜花缘》第七九回:「兰芬又教众人『空谷传声』。谈了多时。」
《國語辭典》:磕响头(磕響頭)  拼音:kē xiǎng tóu
双膝跪下,以额头碰地出声。表示极为惶恐或感激。《红楼梦》第七三回:「聚赌者通共二十多人,都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
《國語辭典》:敛声屏气(斂聲屏氣)  拼音:liàn shēng bǐng qì
闭住气不敢出声。形容谨慎畏惧的样子。《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