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儥买(儥買)
(1).买卖;交易。周礼·地官·司市“以量度成贾而徵儥” 唐 贾公彦 疏:“儥买之物贾定,则召买者来。”
(2).出卖,出售。 清 刘大櫆 《乞里人共建义仓引》:“去年凶灾,民皆饥乏。草根木皮,掘剥几尽;釜甑器皿,儥买无存。”
《漢語大詞典》:鬻室
出卖妻室。墨子·经说下:“若败邦鬻室,嫁子无子。” 孙诒让 间诂:“国语·越语云:‘身斩妻子鬻。’”
分類:出卖妻室
《漢語大詞典》:鬻居
出卖房屋。 清 彭绍升 《陈和叔传》:“妻 张氏 固却之曰:‘奈何以贫故伤夫子义?’鬻居以葬。”
分類:出卖房屋
《國語辭典》:永佃权(永佃權)  拼音:yǒng diàn quán
一种利用土地的物权。指一方支付租金,而于他人土地上为永久耕作或牧畜的权利。
《漢語大詞典》:追欢卖笑(追歡賣笑,追懽賣笑)
谓出卖色情,供人取乐。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从俺爹爹丧过,宦囊萧索,日穷一日,直弄到我一个亲女儿出身为娼,追欢卖笑。”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追欢卖笑作生涯, 抱剑营 中第一家。”亦作“ 追懽卖笑 ”。 清 蒲松龄 《增补幸云曲》第十二回:“那知道追懽卖笑,也跟着糊突闻骚。”
《國語辭典》:中药铺(中藥鋪)  拼音:zhōng yào pù
中医诊治疾病及贩卖中药的地方。如:「巷口那家中药铺的药材很道地,大部分都是从大陆原产地来的,所以价钱比较贵些。」
《漢語大詞典》:下中农(下中農)
占有较少生产资料,需要出卖少量劳动力,生活水平较低下的中农。
《国语辞典》:破家鬻子  拼音:pò jiā yù zǐ
破败的家庭,出卖其子女。形容生活极为困苦。宋。杨万里〈民政上〉:「上赋其民以十,则吏因以赋其百。朝廷喜其办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国语辞典》:卖公营私(卖公营私)  拼音:mài gōng yíng sī
出卖公众的利益以图谋私利。《魏书。卷九四。阉官传。赵黑传》:「高官厚禄,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国语辞典》:鬻官卖爵(鬻官卖爵)  拼音:yù guān mài jué
出卖官爵,以敛取财物。参见「贩官鬻爵」条。《宋书。卷八三。吴喜传》:「朝廷乃至鬻官卖爵,以救灾困,斗斛收敛,犹有不充。」
《国语辞典》:标儿(标儿)  拼音:biāo ér
1.标帜。如:「你没看见那有个标儿写得很清楚。」
2.特指插在要出卖东西上的草标。《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只见外面一个人,手里拿著草书四幅,插个标儿要卖。」
《国语辞典》:背主卖友(背主卖友)  拼音:bèi zhǔ mài yǒu
比喻出卖他人。如:「背主卖友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分类:出卖他人
《漢語大詞典》:工贼(工賊)
工人队伍中被资产阶级收买,出卖工人阶级利益,破坏工人运动的人。 茅盾 《子夜》十三:“我只问你,裕华丝厂里各派走狗工贼在工人中间的活动,难道不要想个对付的办法么?”
《漢語大詞典》:二道贩子(二道販子)
从贩货者手中买下货物后再转手出卖的人。
《漢語大詞典》:断骨契(斷骨契)
将房屋田地彻底出卖,载明永不回赎或再行找补的契约。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九罔人田》:“ 广都 人 张九 ,典同姓人田宅。未几,其人欲加质。嘱官侩作断骨契以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