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卖国(賣國)  拼音:mài guó
为私利而通敌,以致危害国家。《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人有毁苏秦者曰:『左右卖国,反覆之臣也,将作乱。』」
《國語辭典》:国贼(國賊)  拼音:guó zéi
危害或出卖国家的奸人。《后汉书。卷五一。桥玄传》:「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三国演义》第六九回:「二人感愤流泪,怨气冲天,誓杀国贼。」
《漢語大詞典》:大波
长篇小说。李劼人作。1937年发表。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
《國語辭典》:卖官(賣官)  拼音:mài guān
受贿而出卖官职。《三国演义》第三回:「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
《漢語大詞典》:卖饼(賣餅)
(1).出卖饼食。旧时以为贱业。汉书·王莽传中:“ 王盛 者,卖饼。 莽 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餘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视神焉。” 宋 陆游 《寓怀》诗:“我岂卖饼儿,自衒三家市。” 清 陈维嵩 《金菊对芙蓉·舟行遇大风仍用前韵》词:“十载萍梗飘流,只赁廡 皋桥 ,卖饼 安丘 。”
(2).指 晋 束晳 的《饼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潘岳 ‘丑妇’之属, 束晳 ‘卖饼’之类,尤而效之,盖以百数。”
(3).见“ 卖饼家 ”。
《漢語大詞典》:卖饼家(賣餅家)
(1).出售糕饼的店家。景德传灯录·崇信禅师:“ 澧州 龙潭 崇信禪师 ,本渚宫卖饼家子也。”
(2).比喻小家气派。与大方之家相对。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潜 出为 沛国 相”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司隶 钟繇 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谓《左氏》为太官,而谓《公羊》为卖饼家,故数与 干 共辩析长短。” 清 吴伟业 《友人斋说饼》诗:“《食经》二事皆堪注,休説《公羊》卖饼家。”亦省作“ 卖饼 ”。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故知《膏肓》《墨守》,乃腐儒之妄述;卖饼、太官,诚智士之明鉴也。”
《漢語大詞典》:鬻爵
(1).出卖爵位。 宋 戴埴 鼠璞卷上:“余谓今之弊非鬻爵也,鬻官也。鬻爵所鬻者虚,利归於上,鬻官所鬻者实,利归於下。”
(2).指出卖官职。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卖爵》:“朝廷卖官,曰鬻爵。”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國語辭典》:犹大(猶大)  拼音:yóu dà
Judas Iscariot
人名。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据新约。马太福音记载,他以三十块银子的代价泄露耶稣行踪给祭司长,出卖耶稣。后以犹大为叛徒的通称。
《國語辭典》:变卖(變賣)  拼音:biàn mài
出售产业或物品。《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家各样的东西都变卖尽了,只有这几本心爱的古书是不肯卖的。」《红楼梦》第四八回:「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
《國語辭典》:卖友(賣友)  拼音:mài yǒu
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危害朋友。《汉书。卷四一。郦商传》:「其子寄,字况,与吕禄善。……天下称郦况卖友。」《后汉书。卷六三。李燮传》:「谄贵卖友,贪官埋母。」也作「卖交」。
分類:出卖朋友
《國語辭典》:盗卖(盜賣)  拼音:dào mài
盗窃他人或公众物品,并加以销售。如:「公家机关的物品,有时会被品行较差的员工盗卖。」
《漢語大詞典》:私卖(私賣)
未经官许而私下出卖违禁物。 宋 楼钥 《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诗:“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
《漢語大詞典》:官楼(官樓)
出卖官酒的酒楼。 宋 陆游 《楼上醉书》诗:“ 益州 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
《漢語大詞典》:卖金(賣金)
(1).出卖金银。五灯会元·投子颙禅师法嗣·西京白马崇寿江禅师:“师曰:‘卖金须是买金人。’”
(2).出卖东西,换取金银。《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第三六回:“联想 昭宗 有甚亏汝之处,将天下卖金,只图荫子封妻,受享富贵, 唐 朝致有此失。”
《漢語大詞典》:废居(廢居)
(1).废,出卖;居,囤积。谓货物价贱则买进,价贵则卖出,以求厚利。史记·平準书:“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轂百数,废居居邑。”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废居者,贮畜之名也。有所废,有所畜,言其乘时射利也。”《后汉书·仲长统传》:“船车贾贩,周於四方;废居积贮,满於都城。”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彼工商废居有巧拙,而欲均贫富者,此天下之大愚也。”参见“ 废举 ”、“ 废著 ”。
(2).废弃颓败的住所。 唐 元稹 《夜雨》诗:“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
(3).废黜闲居。新唐书·杨纂传:“﹝ 纂 ﹞坐 玄感 近属,废居 蒲城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 晁无咎 自 玉山 过 彭门 ,而 无己 废居里中, 无咎 出 小鬘 舞《梁州》佐酒。”
《國語辭典》:卖身(賣身)  拼音:mài shēn
1.自卖其身,为人服役。唐。王建〈诏谕八首〉:「加以饥馑荐臻,疾疫仍起,室家弃背,道殣相望。一匹细布,直米五升,至使齐民卖身鬻子,为人奴婢,朕甚闵焉。」《太平广记。卷四五五。昝规》引《奇事记》:「我欲自卖身与人,求财以济君及我儿女,如何?」
2.旧称妓女留客住宿,今多指从事性交易。《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因受不的家里后娘屈气,使性子来京里投亲,不想亲戚又没投著,流落在京,情愿自己卖身。作了三两银身价,写了文契。」清。吴炽昌《客窗閒话续集。难女》:「我等卖艺不卖身,客何犯我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