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拼音:gōng qí wú bèi, chū qí bù yì
乘人无备而攻击,出乎对方的预料。即在对方毫无心理、物质种种的准备时,给予迅速的攻击,为战略的一种。《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
《國語辭典》:出其不意  拼音:chū qí bù yì
趁人不备,出于对方意料之外。《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三国演义》第五六回:「等主公出城劳军,乘势拿下,杀入城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也作「乘其不意」。
《漢語大詞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见“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
《漢語大詞典》: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语出孙子·计。原谓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苗子们今日过年,正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冷眼观》第十七回:“谁叫他不迟不早的出了一个 林旭 ,要相信 袁廷尉 ,又偏偏的 袁廷尉 福至心灵,机关参破,得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这么一干呢?”亦作“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后汉书·庞参传》:“畜精鋭,乘懈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人之仇报,奔北之耻雪矣。”新五代史·杂传·丁会:“ 罕之 料吾不敢渡 九鼎 ,以吾兵少而来远,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者,兵家之胜策也。”
《漢語大詞典》: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见“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
《漢語大詞典》:讨袭(討襲)
谓用兵出其不意,掩其不备。三国志·魏志·傅嘏传:“乘衅讨袭,无劳远费,此军之急务也。”《唐律·职制·漏泄大事》:“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大事,谓潜谋讨袭及收捕谋叛之类。” 唐 张说 《敕瀚海军使盖嘉运书》:“向若 安西 出兵,船虚讨袭, 碎叶 逋丑,皆可成擒。”
《國語辭典》:偷营(偷營)  拼音:tōu yíng
1.苟且谋求。《商君书。农战》:「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彊。」
2.出其不意偷袭敌人的军营。唐。栖蟾 游边诗:「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國語辭典》:袭击(襲擊)  拼音:xí jí
趁人不备发动攻击。《汉书。卷六。武帝纪》:「诱致单于,欲袭击之。」《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太祖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遣奇兵袭击绍运车,大破之,尽焚其谷。」
《漢語大詞典》:袭据(襲據)
亦作“ 袭踞 ”。 出其不意地攻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因兵民暗助,边备空虚,致被袭据。”清史稿·饶馀敏郡王阿巴泰传:“ 太原 、 平阳 、 汾州 所属诸县虽渐次收復,然未下者尚多,恐撤军后,贼乘虚袭踞,请仍留守御。”
《國語辭典》:突袭(突襲)  拼音:tú xí
突然袭击。指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击。如:「夜晚走路要小心,以免遭歹徒突袭。」也作「突击」。
《国语辞典》:掩入  拼音:yǎn rù
出其不意,悄悄闯入。如:「左邻右舍如能守望相助,就能减少窃贼掩入的机会。」
《國語辭典》:奇袭(奇襲)  拼音:qí xí
趁对方没有防备而出其不意的袭击。如:「警方奇袭歹徒藏匿处,当场逮捕两名通缉犯。」宋。崔敦礼〈楚州龙庙迎享送神辞〉:「绍兴辛巳,金人尝以锐师楼船,蔽海而下,欲以奇袭,我将臣李宝受命迎拒。」宋。方恬〈机论三〉:「愚尝观天下之势,以为今日之事,东兵宜缓战,而西师利奇袭。」
《漢語大詞典》:袭刺(襲刺)
犹行刺。谓出其不意的刺杀。史记·燕召公世家:“ 太子丹 阴养壮士二十人,使 荆軻 献 督亢 地图於 秦 ,因袭刺 秦王 。”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国 内空,而 公子光 乃令 专诸 袭刺 吴王 僚 而自立,是为 吴王 闔庐 。”
《漢語大詞典》:袭拔(襲拔)
出其不意地攻取。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策 轻军晨夜袭拔 庐江 , 勋 众尽降。”
《漢語大詞典》:诈战(詐戰)
谓出其不意的攻击。诈,通“ 乍 ”。《公羊传·昭公十七年》:“ 楚 人及 吴 战于 长岸 。诈战不言战,此其言战何?敌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此偏战也,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参见“ 偏战 ”。
《漢語大詞典》:偏战(偏戰)
谓各据一面而战。《公羊传·桓公十年》:“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 何休 注:“偏,一面也。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復讎;奈何以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
分類:何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