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出世间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智之一。
【三藏法数】
谓声闻、缘觉之智也。声闻、缘觉以一切智,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智。(一切智者,谓一切诸法皆能了达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出世间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离有为迷界之道。与菩提道同。毗婆沙论曰:「转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但乐敬佛,得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
【佛学常见辞汇】
与出世间法同。
出世间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檀之一。以有漏烦恼之心布施也。
出世间说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与出世说部同。
出世间语言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与出世说部同。
出世间上上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智之一。
【三藏法数】
谓佛、菩萨之智也。由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相,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是名出世间上上智。
出出世间
【佛学大辞典】
(术语)超出出世间之法也。三分菩萨之十地为三世间。五教章上曰:「如本业经仁王经及地论梁摄论等中,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间,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间,八地已上寄出出世间。于出世间中,四地五地寄声闻法,第六地寄缘觉法,七地寄菩萨法,八地已上寄一乘法。」
出出世一乘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赞唯佛一乘超出于二乘三乘之出世间而言。五教章上曰:「四衢别授大白牛车者,此在出世上,故是出出世一乘法。」
佛出世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世界有一佛出世与多佛出世之异议。(参见:佛)附录。
【佛学大辞典】
(术语)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陀、母陀、没驮。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穷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穷满,简异于菩萨。何则?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为圆满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觉知一切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者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为觉。」宗轮论述记曰:「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善见律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又言知,何谓为知?知谛故,故名为佛。」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佛陀的简称,华译为觉者,也就是正觉和遍知的大觉大悟者。遍知是说对于宇宙事理无所不知觉,正觉是说所知正确真实而无外道那样邪见妄执的错误,所以佛的另一尊号叫做正遍知或正等觉。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自己遍知正觉以超越三界凡夫;觉他是先觉觉后觉,以修菩萨行而超越二乘,使众生皆得如自己一样的大觉大悟;觉行圆满是自他两觉两利功德圆满,以超越菩萨而完成究竟的佛果。
【俗语佛源】
佛陀(Buddha)简称「佛」,意译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于凡夫的不觉,称为「自觉」;对于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称为「觉他」;对于菩萨自觉、觉他而未完美,称为「觉行圆满」。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中,佛是最高的果位。佛有许多别称,如:如来、善逝、天人师、世尊等。佛又有种种「身」,如法身、报身、应身等。佛往往专称应现于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也泛指三世十方一切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等。此外,学佛之「佛」,指佛法;念佛之「佛」,指佛号;拜佛之「佛」,指佛像……均是触类引申之义。佛教徒以为念佛可以消除业障、修身修福。在现代诗中如苏曼殊《有怀》诗之二:「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天恁恨不胜。」(李明权)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三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三者觉行圆满,谓历劫修因,行满果圆,是名为佛。(无缘慈者,谓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能自然现益也。)
【三藏法数】
佛即就人得名,觉照为义。谓觉斯玄妙,开解一切,悟大夜之重昏,朗万法之幽邃也。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说出世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Lokottarava%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第二百年自大众部中分出。此部所说者,世间之法,为自颠倒惑业而生之果。悉是假名,无有实体,唯出世之法,非由颠倒而起,道与道果皆实。故从所立之义,名为说出世。见宗轮论述记。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灭后二百年由大众部中分出。
弥勒出世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勒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灭劫。继绍释迦佛。于龙华树下以三会之说法,化了一切之人天也。一切智兀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槃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穰祛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佛学常见辞汇】
弥勒佛在人间出世。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当于第十的减劫之时出世,以继绍释迦佛的宏愿,在龙华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一切天上人间的众生。
世出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
出世法
【佛学常见辞汇】
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證真或带业往生。
出世间禅
【佛学常见辞汇】
修次第三观,先从假入空,次从空入假,后乃双离空假,入中道第一义观,是名出世间禅。
出世间上上禅
【佛学常见辞汇】
于一法中,圆观空假中三谛,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异,是名出世间上上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