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照相凹版  拼音:zhào xiàng āo bǎn
运用照相技术制成,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刷版。
《国语辞典》:凹版画(凹版画)  拼音:āo bǎn huà
将油墨或颜料填入版面上凹陷的部分,然后拓印在纸上而成的绘画作品。如铜版画。
《國語辭典》:凹版  拼音:āo bǎn
雕刻或图文部分凹入版面的印刷版。传统上以腐蚀或镌刻的方式制作,常用于印制邮票、钞票等。
《國語辭典》:凹版印刷  拼音:āo bǎn yìn shuā
印版上著墨的印纹部分凹入版面,印刷时,版面涂布油墨后,再将平面上的油墨去除,仅留凹陷部分的油墨,然后覆纸、加压,使版面低凹部分的油墨移印到纸面上,此种印刷方法称为「凹版印刷」。
《國語辭典》:分色  拼音:fēn sè
一种印刷制版程序。为分解彩色原稿制成几块基本单色印版的工艺,以相应色墨套印,即能复制出符合原稿色调的印刷品。有手工、照相、电子三种分色方法。
《国语辞典》:压花(压花)  拼音:yā huā
1.一种印刷方式。先依图案制作凹版及略小的凸版,然后将材料夹在两块版的中间,上下加压,便可将版上的花纹印在加压的材料上。
2.一种花材加工的方式。首先采集新鲜花材,经过乾燥、压平处理,则可用来制作卡片及装饰品等。
《国语辞典》:磨刻  拼音:mó kē
先研磨后刻划,如金属凹版技巧中的磨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