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鸷击狼噬(鷙擊狼噬)
谓凶狠地残害人。新唐书·王鉷传:“ 林甫 方兴大狱,撼东宫,诛不附己者,以 鉷 险刻,可动以利,故倚之,使鷙击狼噬。”
《漢語大詞典》:鹰钩鼻(鷹鈎鼻)
鹰嘴形的鼻子。有时形容人的相貌奸诈凶狠。 曹禺 《原野》第一幕:“正中右窗上悬一帧巨阔、油渍的 焦阎王 半身像,穿着连长的武装,浓眉,凶恶的眼,鹰钩鼻,整齐的髭须,仿佛和善地微笑着,而满脸杀气。” 吴组缃 《山洪》一:“他的脸形方正:鹰钩鼻子和眉毛眼睛的四周满是乌青色的点子,馀外满是大的麻点。”
《國語辭典》:鹰鼻鹞眼(鷹鼻鷂眼)  拼音:yīng bí yào yǎn
形容人的相貌贪狠丑恶。
《漢語大詞典》:鹰瞵虎视(鷹瞵虎視)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英特战役》:“百餘年来,其鹰瞵虎视雄踞全球者,其伎俩亦可见矣。” 张继煦 《〈湖北学生界〉叙论》:“鹰瞵虎视者数强国,四顾皇皇,无所用其武。”亦作“ 鹰瞵虎攫 ”。 赵汉卿 《宣言书》:“列强鹰瞵虎攫,日迫一日,动輒以兵事相恐吓。”
《國語辭典》:鹰瞵鹗视(鷹瞵鶚視)  拼音:yīng lín è shì
像鹰一样凶狠地注视著。鹗,鱼鹰。形容以威猛的目光窥望注视。也形容明目张胆地待机进行掠夺。如:「匈奴鹰瞵鹗视,志在戎漠北之地。」《宋书。卷七四。列传。沈攸之》:「莫不勇力动天,劲志驾日,接冲拔距,鹰瞵鹗视,顾盼则前后风生,暗鸣则左右电起。」
《漢語大詞典》:鹰挚狼食(鷹摯狼食)
比喻凶狠地攫取和吞没。 宋 苏轼 《和陶〈劝农〉》之二:“贪夫污吏,鹰挚狼食。”
《國語辭典》:龇牙咧嘴(齜牙咧嘴)  拼音:zī yá liě zuǐ
1.张嘴露牙。形容凶狠的样子。如:「看他龇牙咧嘴,瞠目一喝,把那娃儿吓哭了。」
2.形容因痛苦或惊恐而面部扭曲变形。如:「不小心绊了一脚,痛得他龇牙咧嘴的。」
《漢語大詞典》:索斗鸡(索鬭雞)
求斗的公鸡。常用以比喻横暴凶狠的人。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索斗鸡:“ 李林甫 为性狠狡,不得士心,每有所行之事,多不协羣议,而面无和气,国人谓 林甫 精神刚戾,常如索鬭鸡。”
《國語辭典》:野狠  拼音:yě hěn
凶狠、暴戾。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人事》:「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
分類:野蛮凶狠
《漢語大詞典》:险鸷(險鷙)
阴险凶狠。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章惇 、 蔡卞 执政。谋所以释憾於 元佑 旧臣者,知 恕 险鷙,果於诞罔……召为御史中丞。”
分類:阴险凶狠
《漢語大詞典》:鸮王(鴞王)
鸮鸟之王。比喻凶狠专横的统治者。 柳亚子 《次韵筱云〈观明末遗民四高僧遗迹有感〉以刺南社失节者》:“元凶他日謚鴞王,羣丑终教儕狗窃。”
《漢語大詞典》:虓险(虓險)
凶狠险恶。 唐 张鷟 朝野佥载补辑:“ 后赵 石勒 将 麻秋 者, 太原 胡人也,植性虓险鴆毒。”
分類:凶狠险恶
《漢語大詞典》:下辣手
施用凶狠毒辣的手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若要去了这几个当权的,非下辣手不行。”
《國語辭典》:笑面虎  拼音:xiào miàn hǔ
比喻面善心恶的人。宋。庞元英《谈薮》:「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虎。」
《漢語大詞典》:歇虎
方言。犹厉害,凶狠。 李克 等《地道战》二二:“有的拿着撅枪,也有的拿着短把马拐,打的可歇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