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凶戾(兇戾)
(1).凶残暴戾。后汉书·何敞传:“昔 郑武姜 之幸 叔段 , 卫庄公 之宠 州吁 ,爱而不教,终至凶戾。”《晋书·温峤传》:“罪不相及,古之制也。近者大逆,诚由凶戾。凶戾之甚,一时权用。”南史·宋武昌王浑传:“ 浑 少而凶戾,尝忿左右,拔防身刀斫之。”《旧唐书·元载传》:“曾无悔非,弥益凶戾,年序滋远,衅恶贯盈。”
(2).指暴戾之人。 唐 元稹 《祭淮渎文》:“明哲用兴,凶戾潜殛。”
凶暴乖戾。《魏书·高祖纪上》:“然下民兇戾,不顾亲戚,一人为恶,殃及合门。”
《漢語大詞典》:叛换
亦作“叛涣”。
(1).凶暴跋扈。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撤叛换,席卷虔刘。” 张载 注:“叛换,犹恣睢也。”《陈书·高祖纪》:“ 岭南 叛涣, 湘 、 郢 结连,贼帅既擒,兇渠传首。” 唐 李商隐 《祭裴氏姊文》:“属 刘 孽叛换,逼近 怀城 。”
(2).指叛涣者。《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一》:“讨叛涣於 河 潼 ,张声援於 岐 雍 ,竟平大憝,粗立微劳。”
《漢語大詞典》:暴逆
(1).暴虐,残害。墨子·非命中:“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使下不亲其上。”
(2).凶暴忤逆。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时 楚王 戊 暴逆无道,刑辱 申公 ,与 吴王 谋反。”北齐书·封隆之传:“ 尒朱 暴逆,祸加至尊。”
(3).指凶暴忤逆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武殄暴逆,文復无罪,庶心咸服。” 汉 刘向 说苑·奉使:“天子闻君王王 南越 ,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
《漢語大詞典》:虐魃
凶暴的旱神。 唐 李商隐 《赛荔浦县城隍神文》:“无假怒於潜龙,勿纵威於虐魃。”
分類:凶暴
《國語辭典》:暴桀  拼音:bào jié
暴戾强悍,桀骜不驯。《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新唐书。卷一三一。宗室宰相列传。李勉》:「勉居镇且八年,以旧德方重,不威而治,东诸帅暴桀者皆尊惮之。」
《漢語大詞典》:桀逆
凶暴忤逆。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彊寇桀逆,拒围一年, 操 因此未破。”后汉书·孔融传:“窃闻领 荆州 牧 刘表 桀逆放恣,所为不轨。”《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前逆臣 钟会 构造反乱,聚集征行将士,劫以兵威,始吐姦谋,发言桀逆,逼胁众人。”
分類:凶暴忤逆
《漢語大詞典》:豪暴
(1).强横凶暴。史记·游侠列传:“至如朋党宗彊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除蠹:“因自诣郡,具言‘ 陈氏 豪暴日久,谨已除之’。” 李大钊 《大哀篇》:“而骄横豪暴之流,乃拾先烈之血零肉屑,涂饰其面,傲岸自雄,不可一世。”
(2).指横暴的人。 徐珂 《清稗类钞·会党·三合会》:“招集四方豪暴。”
《漢語大詞典》:犷戾(獷戾)
凶暴而乖张。新唐书·马揔传:“ 蔡 人习伪恶,相掉訐,獷戾有夷貊风, 揔 为设教令,明赏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忿狷:“军州民吏,久染污俗,率多獷戾。”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外国·西域记:“﹝ 马哈麻 者﹞人性獷戾,君臣上下无体统。” 季新 《〈红楼梦〉新评》:“或曰:‘专制者之礼,不免率天下而为伪;然如子之所言,以视野蛮时代之恣睢獷戾,则有间矣。’”
分類:凶暴乖张
《漢語大詞典》:很戾
(1).凶暴乖戾。史记·张仪列传:“夫 赵王 之很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晋书·楚王玮传:“ 汝南王 亮 、太保 衞瓘 以 瑋 性很戾,不可大任,建议使与诸王之国。”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三年:“ 君用 专兵柄,很戾益甚。”
(2).谓刚硬而缺乏韧性。 宋 苏轼 《思治论》:“盖世有好剑者,聚天下之良金铸之,三年而成,以为吾剑天下莫敌也,剑成而很戾缺折不可用。”
《國語辭典》:掘强(掘強)  拼音:jué jiàng
刚强不屈服。《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
《國語辭典》:虎而冠  拼音:hǔ ér guàn
老虎虽穿戴人的衣物,但实质上仍俱有老虎凶暴的本性。比喻行为残虐的人。《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杨仆传》:「奸滑穷治,大抵尽靡烂狱中,行论无出者。其爪牙吏虎而冠。」
《漢語大詞典》:狼噬
(1).狼吞噬。 新广东武生 《黄萧养回头》:“滥捐抽,真好比,狼噬鹰瞵。”
(2).比喻凶暴侵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苻坚 将问 晋 鼎,既已狼噬 梁岐 ,又虎视 淮阴 矣。”
《漢語大詞典》:魔君
犹魔王。喻指凶残、凶暴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那朝奉又是一个爱财的魔君,终是 陈秀才 的名头还大, 衞朝奉 不怕他还不起。” 殷夫 《梅儿的母亲》诗:“世界的创造者只是我们,我们要在今天,今天杀尽魔君。”
《漢語大詞典》:悍顽(悍頑)
凶暴顽劣。亦指凶暴顽劣的人。 宋 叶适 《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为民补弊剔蠹,锄其悍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镇南关起义·清方档案》:“ 谅山 边境等处復有大股匪徒围攻要隘,实属异常悍顽。”
分類:凶暴顽劣
《國語辭典》:暴厉(暴厲)  拼音:bào lì
凶恶乖张。《三国演义》第九回:「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布心甚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