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凭文(憑文)
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复》:“贵官畧审姓名,便勉以‘清廉谨慎’等语,乃取凭文,唤至案前与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刺史新闻》:“吾两人所恃者主人耳,今主人死,尚復何言。虽然,有计焉,幸篋中凭文在,吾为官,尔为官亲,谁復知之耶?”
《漢語大詞典》:蒲谷(蒲穀)
蒲璧和谷璧,二种璧名。是古代代表爵位等级的一种凭证。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穀璧,男执蒲璧。”后因以“蒲穀”借指一定的等级和权力。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一朝受蒲穀之锡,专制岭海间,比于古之藩镇,不亦身与名之两全乎?”
《國語辭典》:文凭(文憑) 拼音:wén píng
1.旧时官吏赴任所持的凭證。《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
2.学校给学生学历證明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寻著了那个学吏,拿出吏部急字号文凭与他看了。」
《漢語大詞典》:地符
(1).大地的符瑞。
《宋书·符瑞志中》:“赤龙、
《河图》者,地之符也。”
《易·繫辞上》“ 河 出图, 洛 出书” 孔颖达 疏引
《春秋纬》云:“ 河 以通乾出天苞, 洛 以流坤吐地符。”
《新唐书·陈子昂传》:“先王以人之通於天也,於是养其羣生,顺天德,使人乐其业,甘其食,美其服,然后天瑞降,地符升,风雨时,草木遂。”
(2). 宋 代为征收田赋而颁发的土地的凭证。
《宋史·食货志上二》:“岁以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至明年三月毕,揭以示民,一季无讼,即书户帖,连庄帐付之,以为地符。”
《漢語大詞典》:传节(傳節)
古代的通行凭证。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夜退以明简,夜敬以传节。”
《漢語大詞典》:封传(封傳)
古时官府所发的出境及乘坐传车投宿驿站的凭证。传,凭证。古以木为之,书符信于上。
《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 司马贞 索隐:“封传犹今之驛券。”
《國語辭典》:部照 拼音:bù zhào
中央政府各部会所发的执照。
《漢語大詞典》:行牒
(1).出行时用以证明身分的凭证。
《新唐书·百官志一》:“天下关二十六,有上、中、下之差。度者,本司给过所;出塞踰月者,给行牒。”
(2).行移公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生愁怖,终夜不枕。次日侦听,则已行牒讥察,收藏者弃市。”
《漢語大詞典》:阑出(闌出)
(1).无凭证擅自出边关。后泛指不受约束,擅自出疆界。
《史记·汲郑列传》:“愚民安知市买 长安 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阑,妄也。律, 胡 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出关。虽於京师市买,其法一也。’ 瓚 曰:‘无符传出入为阑。’”
《汉书·匈奴传上》:“ 汉 使 马邑 人 聂翁壹 间阑出物与 匈奴 交易。”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私出塞交易。”
《宋史·太宗纪一》:“詔: 河 南吏民不得阑出边关侵挠略夺,违者论罪。” 清
戴名世 《〈办苗纪略〉序》:“ 苗 故嗜杀好劫掠,至是忿怒,遂阑出为边患,往往执兵民,要金帛赎取。”
(2).谓任意删除应有的内容。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王茂传〉有潘妃事》:“ 东昏侯 潘玉儿 自縊事……但当入 潘 传中,乃 潘 则无传,而反叙於
《王茂传》,阑入阑出,全非史法。”
《國語辭典》:路引 拼音:lù yǐn
路条、通行證。元。施惠《幽闺记》第七出:「你去渡关津,怕有人盘问,又没个官司文凭路引,此行何处能安顿?」《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张万户见他说得有理,并不疑虑,就依允了。写下问候书札,上寿礼帖,又取出一张路引,以防一路盘诘。」
《國語辭典》:贴花(貼花) 拼音:tiē huā
1.缝制于衣物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如:「他那条牛仔裤上的卡通贴花很好看。」
2.在上釉的陶瓷制品表面压印图案。如:「贴花浅盘」。
《漢語大詞典》:关繻(關繻)
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语本
《汉书·终军传》:“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 军 繻。”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 唐
薛能 《长安道》诗:“关繻古若在,山岳累应成。”
《漢語大詞典》:毛节(毛節)
(1).即髦节。朝廷使者用作凭证的符节。 唐
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当为天北斗,曾使海西陲。毛节精诚著,铜楼羽翼施。”
(2).即髦节。道士用来表示法力的符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仙官欲往 九龙潭 ,毛节朱幡倚石龕。”毛,一本作“ 旄 ”。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单祝二尊师石室》诗:“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魂游》:“大罗天上柳烟含,你毛节朱旛倚石龕。”参见“ 髦节 ”。
《漢語大詞典》:髦节(髦節)
古代使者所持的竹节,以牦牛尾作饰。髦,通“ 旄 ”。
《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
《漢語大詞典》:公符
官方的凭证。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熙寧 丙辰四月二十六日, 襄州 通衢一死妇。理官验之,带二公符云: 潭州 妇人 阿毛 ,其夫 杨全 ,配隶 房陵 。既死本州,请陈愿负夫骨归葬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