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押票  拼音:yā piào
法院羁押刑事被告人所用的凭票。签證押票之权,侦察时属于检查官,审判时属于审判长。
《漢語大詞典》:信印
作为凭证的印章。史记·封禅书:“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於神人。”
分類:凭证印章
《漢語大詞典》:俸帖
领取俸禄的凭证。明史·周忱传:“京师百官月俸,皆持俸帖赴领 南京 。”
《國語辭典》:公司债券(公司債券)  拼音:gōng sī zhài quàn
股份公司为筹措资金所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可按期取利息,到期取回本金,但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
《漢語大詞典》:庚符
兵符;虎符。调兵遣将的凭证。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庚符下,统府调兵三千人以往。”
《漢語大詞典》:根窝(根窩)
清 代盐商专卖凭证。起源于 明 万历 时纲法的窝本。 清 沿 明 制,两 淮 课盐,招商人认窝缴纳银两,发给专卖凭证,谓之“根窝”。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勘两 淮 盐务,奏上节浮费、革根窝等八条,并请裁盐政,由总督兼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近世银币日穷,银价日贵,於是有议变通行楮币者。其法本於 唐 之飞钱, 宋 之交会,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会票, 淮南 之根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有部帖的盐商,叫做‘根窝’。有根窝的,每盐一引,他要抽银一两,运脚公用。”
《國語辭典》:对牌(對牌)  拼音:duì pái
一种竹子或木头做的牌子,上面用火烙上某种字样,由中间剖为两半,旧时作为證明之用。《红楼梦》第一三回:「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傥一定有甚么要紧的话,得等著面说,我这里付一面对牌,请到前街客寓里安歇。」
《國語辭典》:发签(發籤)  拼音:fā qiān
派遣。《红楼梦》第四回:「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交书。」
《漢語大詞典》:寄名符
(1).旧时迷信,恐小儿夭折,常寄名于道观为徒,道士所授之符箓,称寄名符。红楼梦第七四回:“那 王善保 家的带了众人,到了丫鬟房中,也一一开箱倒笼抄拣了一番,因从 紫鹃 房中搜出两副 宝玉 往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参见“ 寄名 ”。
(2).迷信者为死后在冥中得到保佑而寄名于神佛作仆役或门徒的凭证。 李栋 王云高 《彩云归》二:“当 黄维芝 把寄名符递到病人眼前,病人拚了最后的力气,把它用力抓在手里,抛出了最后的两颗浑浊的泪珠之后,眼神就慢慢暗淡了。”
《國語辭典》:寄名  拼音:jì míng
1.一种旧时的习惯。父母为求小孩顺利成长,而将其托名在菩萨或尼姑、道士处做乾儿子或乾女儿,称为「寄名」。《红楼梦》第二五回:「过了一日,就有宝玉寄名的乾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也称为「寄籍」。
2.挂名,列其名而不负实责。《明史。卷二○六。程启充传》:「身不出门闾,而名隶行伍,是谓寄名。」
《漢語大詞典》:会票(會票)
明 清 两代商人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钱款的凭证。原来是在一地交款领票,到另一地兑现的,后因金属货币不足,加以发行者的信用良好,这种会票便渐渐代替货币在市场流通。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钞:“ 唐宪宗 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红楼梦第十六回:“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两,剩二万存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其法本於 唐 之飞钱, 宋 之交会,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会票, 淮 南之根窝。”
《漢語大詞典》:货节(貨節)
古代商人通过关卡所用的凭证。周礼·地官·司关“司关掌国货之节” 汉 郑玄 注:“货节谓商本所发司市之璽节也。”
《漢語大詞典》:过关契(過關契)
旧时买卖土地,由有关主管部门发给买主与卖主的田产过户凭证。 李劼人 《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八:“每拿起一份契纸,不等大小姐把第一行‘立杜卖文约人’的名字看清楚,她就认得是哪县哪乡哪个小地方的地契,是好多亩水田或是好多亩旱地,是祖父手上或是父亲手上哪年哪月用了好多银子买的。设如再盘问,她还可以说得出有没有老契和过关契,前几届的业主是谁。”
《漢語大詞典》:红绿帖(紅緑帖)
旧式婚姻所用的订婚凭证。用红、绿二色纸书写,故名。红帖是男家向女家求婚的求帖,绿帖是女家同意允婚的允帖。 鲁迅 《徬徨·离婚》:“ 老木 ,那你自然是没有什么说的了,她自己已经答应。我想你红绿帖是一定已经带来了的,我通知过你。那么,大家都拿出来。”
《國語辭典》:兵牌  拼音:bīng pái
兵卒身上的名牌。《六部成语注解。兵部》:「兵牌:兵丁带身上之牌也。」
《漢語大詞典》:俵子
散发给僧、道等人的赴斋凭证。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幽怪传疑:“﹝ 张居士 ﹞一日设斋百分,先期散俵子,至日賫此赴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