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68,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凤栖
凤翼
凤姿
凤羽
翔凤
翠凤
舞凤
凤子
三凤
凤仪
歌凤
集凤
吐凤
凤凰城
赤凤
《骈字类编》:凤栖(凤栖)
隋 魏澹 咏桐诗 愿寄华庭里,枝横待凤栖。
《漢語大詞典》:凤翼(鳳翼)
(1).凤凰的羽翼。有时指凤凰的纹饰。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龙文鏤剪刀,凤翼缠篸管。” 倪璠 注:“龙文鏤剪刀者,言剪刀之上刻鏤龙形,用为裁剪也……凤翼缠篸管者,言缀以凤文也。”
(2).比喻帝王、权贵或珍奇祥瑞的事物。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 明许三阶《节侠记·忧国》:“除是麟符谨按观机变,鸞舆反正从人愿,会见凤翼龙鳞庆百年。”
(3).比喻女子的佳偶。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青罗荐冷,寧待凰妃,紫綺襦分,初无凤翼。”
(4).古代博戏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然无如长行也。”
(5).花草名。万莲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万莲,叶如鸟翅。一名鸟羽,一名凤翼。花大者其色多红緑、红者紫点,緑者紺点,俗谓之仙人花,一名连纈花。”
(6).花草名。射干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射干
《漢語大詞典》:凤姿(鳳姿)
凤凰的英姿。常用以称美别人。 唐 刘禹锡 《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并酬和浙东元相公斐然继声》:“凤姿常在竹,鷃羽不离蒿。”自注上句指“二公”,下句“自谓”。
《漢語大詞典》:凤羽(鳳羽)
凤凰的羽毛。借指凤凰,仙鸟。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晋 孙绰 《太尉庾亮碑》:“凤羽笼于华樊,麟趾縶于椒房。”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夕》诗:“紫烟凌凤羽,红光随玉軿。” 清 胡其毅 《春日登瓦官寺凤凰台》诗:“凤羽杳何之,轻声出哀响。”
分類:凤凰羽毛
《漢語大詞典》:翔凤(翔鳳)
即凤凰。 汉 班固 《幽通赋》:“翔凤哀鸣集其上,清水泌流注其前。” 晋 潘尼 《迎大驾》诗:“翔凤婴笼槛,騏驥见维縶。”
分類:凤凰
《漢語大詞典》:翠凤(翠鳳)
(1).以翠羽制成的凤形旗饰。文选·李斯〈上秦始皇书〉:“建翠凤之旗,树灵鱓之鼓。” 吕延济 注:“以翠羽为凤形而饰旗也。”
(2).天子所乘饰以翠羽的凤形车驾。亦借指天子。汉书·扬雄传上:“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 颜师古 注:“天子所乘车为凤形,而饰以翠羽。”《文选·沈约〈锺山诗应西阳王教〉》:“翠凤翔 淮 海,衿带绕神坰。” 李善 注:“凤翔 淮 海,喻 宋 之兴也。”
(3).翠玉制的凤形首饰。《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躡琼纹九章之履。”
《漢語大詞典》:舞凤(舞鳳)
(1).旧传国家太平,君王仁慈,则凤凰来仪。因以“舞凤”为文教昌明之典。 唐 薛存诚 《御题国子监门》诗:“为著盘龙跡,能彰舞凤蹲。”
(2).中书省有凤凰池之誉,因以“舞凤”为中书省任职者的美称。 宋 苏轼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诗:“舞凤尚从 天目 下,收驹时有 渥洼 姿。”
(3). 三国 庞统 号 凤雏 ,曾为 耒阳 令。因以“舞凤”为称美县尹之典。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凤来百里,右顾卧龙横半州。”
《國語辭典》:凤子(鳳子)  拼音:fèng zi
轿子。《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也不愁,也不怕,搭搭凤子回去罢。」
分類:蛱蝶仙人
《漢語大詞典》:三凤(三鳳)
(1). 唐 薛元敬 有文学,少与 薛收 及 收 族兄 德音 齐名,时人谓之“ 河东 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 明 李东阳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凤岂须夸 薛氏 ,八龙今已半 荀家 。”
(2). 明 张泰 字 亨父 , 太仓 人; 陆釴 字 鼎仪 , 崑山 人; 陆容 字 文量 ,亦 太仓 人。三人少齐名,号“ 娄东 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
《漢語大詞典》:凤仪(鳳儀)
(1).凤凰的仪态。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麟止凤仪,所患在少;狐鸣梟呼,世忌甚多。”文选·潘岳〈笙赋〉:“基黄钟以举韵,望凤仪以擢形。” 李善 注引说文:“笙,十三簧,象凤之身。”
(2).比喻英俊的姿容。 宋 叶适 《送刘德修》诗:“俄欣凤仪雅,缓彼梟搏磔。” 明 李东阳 《曲江韶石题广东黄瑛卷》诗:“凤仪方炳焕,龙化惊惚恍。”
《漢語大詞典》:歌凤(歌鳳)
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歌凤”为避世隐居之典。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欲去而恐罹害者也, 箕子 之《洪范》、 接舆 之歌凤也哉!”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清 钱谦益 《费县道中》诗之一:“歌凤有人供放逐,鬭鸡无相繫安危。”
分類:避世隐居
《漢語大詞典》:集凤(集鳳)
(1).谓凤停于树。 南朝 陈 贺循 《赋得夹池修竹诗》:“来风韵晚逕,集凤动春枝。”后因以比喻聚集贤才。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议堂犹集凤, 贞观 是元龟。”
(2).谓时世清平。语出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礼斗威仪》:“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凤集於林菀。”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书》:“闻 汉 相出守,遽彰集凤之仁; 蜀 客寓言,适起攀鸿之志。”
《漢語大詞典》:吐凤(吐鳳)
西京杂记卷二:“ 雄 ( 扬雄 )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词庭吐凤,翫鸟跡於春黌;书帐翻萤,閲虫文於夏阁。”旧唐书·文苑传序:“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次仲 和答云:‘……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警鸥。’” 清 钱谦益 《和遵王述怀感德四十韵》:“怀龙温昔梦,吐凤理新编。”亦作“ 吐白凤 ”。 唐 白居易 《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漢語大詞典》:凤凰城(鳳凰城)
(1).京城。 唐 杜甫 《复愁》诗之九:“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 仇兆鳌 注:“凤凰城,指 长安 。” 宋 陈师道 《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不使近诗增纸价,得知春入凤凰城。” 清 孙枝蔚 《凌蔚候长郎八岁读书日满百行》诗:“此时青玉案,他日凤凰城。”
(2). 广东 潮州 的别称。 清 黄遵宪 《将至潮州》诗:“片帆遥指 凤凰城 ,屈指家山尚几程。” 钱仲联 笺注引广东通志:“ 潮州 府城, 明 洪武 三年,指挥 俞良辅 闢旧堤城西南,筑砌以石,谓之 凤城 。”
《漢語大詞典》:赤凤(赤鳳)
(1).传说中的神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赤凤来衔璽,青鸟入献书。” 叶玉森 《太平洋归舟中作》诗:“飞潜无主文鰩苦,升謫随天赤凤哀。”
(2). 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所通宫奴名。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后所通宫奴 燕赤凤 者,雄捷能超观阁,兼通昭仪。”后常以喻指情夫。 唐 李商隐 《可叹》诗:“ 梁 家宅里 秦宫 入, 赵后 楼中 赤凤 来。”《孽海花》第二六回回目:“主妇索书,房中飞 赤凤 。”
(3).乐曲名。即《赤凤皇来》。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烛龙但恨天难夜,《赤凤》从教昼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