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偏食  拼音:piān shí
只吃某些食物。如:「偏食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健康。」
《國語辭典》:鸡尾酒(雞尾酒)  拼音:jī wěi jiǔ
混合不同种类的酒调制而成的冷酒。有多种制法,通常以白兰地、威士忌等醇酒加果汁、香料、砂糖等调制而成。
《漢語大詞典》:杂会汤(雜會湯)
用几种菜合烧而成的汤。比喻混杂不清的事物。红楼梦第六五回:“依我的主意,不如叫三姨儿也合大哥成了好事,彼此两无碍,索性大家喫个杂会汤。”
《漢語大詞典》:杂烩菜(雜燴菜)
由几种剩菜搀和而成的菜。《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事完之后,不但没有赏钱,连杂烩菜也没给我一点。”
《國語辭典》:杂烩(雜燴)  拼音:zá huì
1.以各种菜肴烩制的菜。
2.比喻杂乱拼凑而成的事物。如:「这篇散文纯属杂烩,毫无章法可言。」
《國語辭典》:屠宰税(屠宰稅)  拼音:tú zǎi shuì
对非自用或为出售而屠宰的牲畜,所课徵的税金。创于清末,国民政府因之。今并入营业税中。
《漢語大詞典》:缩色
和其它颜色在同一平面上,但看上去离眼睛较远的几种颜色(如绿色、蓝色、紫色及其各种变色)
《漢語大詞典》:选言判断
断定事物情况有几种可能的复合判断。组成选言判断的各个判断,叫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有两个选言支。选言支之间,可以是相容的关系,也可以是不相容的关系。前者用“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等做逻辑联结词,至少要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后者用“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做逻辑联结词,只有在一个选言支真的情况下,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國語辭典》:衣蛾  拼音:yī é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谷蛾科。幼虫除头部及第一节背部淡褐色外,馀皆白色。成蛾长约六公釐,黄褐色,翅膀边缘有毛,头部密生黄褐色细毛,胸背灰色,腹褐色,前翅有光泽。因幼虫喜蛀食衣服、毛皮等,故称为「衣蛾」。
《国语辞典》:氧化物  拼音:yǎng huà wù
氧与其他元素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同一元素常有几种价数不同的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混合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
《國語辭典》:叶绿素(葉綠素)  拼音:yè lǜ sù
植物叶绿体内的绿色色素,为光合作用中吸收及传递光能的主要物质。
《国语辞典》:胡萝卜素(胡萝卜素)  拼音:hú luó bo sù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的几种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在许多动物的肝脏中可转换为维生素A。可使植物的花朵、根、果实显出黄色、橙色或红色。在动物中,则常见于乳脂、蛋黄、金丝雀的羽毛、海虾类。最重要的前维生素A是β─胡萝卜素,现多用色层分析法分离而得。可作为色素。也称为「叶红素」。
《国语辞典》: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拼音:jīn shǔ cái liào
含一种或几种元素,由极微小的结构所组成,具有光泽及传热、导电等特质的金属。如碳钢、合金钢、铸铁、青铜、硬铝等。
《国语辞典》:突厥语族(突厥语族)  拼音:tú jué yǔ zú
为阿尔泰语系的语族之一。由关系密切的几种语言组成。其范围西起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东至中亚、西伯利亚,分布虽极分散,但因其结构一致,故歧异很小。此语族语言的特点是:语法形态变化以黏著法为主,词性少,多利用附加的字尾来变化字义、元音的和谐性等。其文字系统较复杂,主要仍用阿拉伯字母。
《國語辭典》:综合艺术(綜合藝術)  拼音:zòng hé yì shù
形式上占有空间和时间,必须用听觉与视觉来鉴赏的艺术。像舞蹈、戏剧、电影等。缩称为「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