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雨层云(雨层云)  拼音:yǔ céng yún
暖湿空气上升遇冷,水气大量凝结所形成的云。颜色灰暗,成层状而厚。
《国语辞典》:凝水石  拼音:níng shuǐ shí
由盐精凝结而成平板状或片状的白色结晶体,可以入药,有清热泻火的功效。也称为「寒水石」、「盐精石」。
《国语辞典》:冷凝管  拼音:lěng níng guǎn
一种利用热交换原理,使气体或蒸气冷却凝结为液体的器材。实验室用的冷凝管由玻璃制成,工业上多以金属制造。
《漢語大詞典》:腐衣
豆腐衣。大豆磨浆,烧煮后脂肪和蛋白质上浮凝结而成。又名豆腐皮。
《漢語大詞典》:豆腐脑儿
食品,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而凝结成的半固体。
《國語辭典》:豆腐脑(豆腐腦)  拼音:dòu fu nǎo
1.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盐卤或石膏,凝结成比豆腐还嫩的食品。俗称为「豆花」。
2.骂人没有思想。如:「别看他长得一副聪明相,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豆腐脑,没有一点思想。」
《漢語大詞典》:放射性雨
水汽凝结在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微尘上形成的雨;或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放射性尘埃污染而形成的雨。在大气中进行的核爆炸最易形成放射性雨,使大面积的地面物体受到核污染。
《漢語大詞典》:固阴冱寒(固陰沍寒)
严冬寒气凝结,积冻不开。左传·昭公二年:“深山穷谷,固阴沍寒。” 孔颖达 疏:“固,牢也;沍,闭也。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 宋 李纲 《论建中兴之功札子》:“隆冬固阴沍寒,层冰千里。”
《漢語大詞典》:涸坚(涸堅)
凝结坚硬。涸,通“ 沍 ”。汉书·五行志上:“盖工冶铸金铁,金铁冰滞涸坚,不成者众,及为变怪,是为金不从革。” 颜师古 注:“涸读与沍同。沍,凝也,音下故反。《春秋左氏传》曰‘固阴沍寒’。”
分類:凝结坚硬
《國語辭典》:冰点(冰點)  拼音:bīng diǎn
水在一大气压之下水凝固为冰的温度。即为摄氏零度。
《漢語大詞典》:八风水(八風水)
五行家所谓八方之气所凝结成的露水。《淮南子·时则训》:“﹝孟春之月﹞……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 高诱 注:“取铜槃中露水服之,八方风所吹也。”
《漢語大詞典》:北豆腐
食品,豆浆煮开后加入盐卤,使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而成,比南豆腐水分少而硬(区别于‘南豆腐’)。
《漢語大詞典》:地穿甲
雪落在地面,立即凝结,光滑坚硬如铁甲,俗谓之地穿甲。
《國語辭典》:虫胶(蟲膠)  拼音:chóng jiāo
由同翅目胶虫科的昆虫分泌的胶汁所凝成的物质。可用来制造唱片、漆片和电气绝缘材料。
《國語辭典》:凝固点(凝固點)  拼音:níng gù diǎn
液体开始凝固成固体时的温度。在正常的压力下,各物质的凝固点并不相同。如水的凝固点是摄氏零度,水银的凝固点为摄氏零下三十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