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凌 → 淩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凌云(凌雲)  拼音:líng yún
1.乘云高飞。比喻超俗绝尘。《文选。江淹。别赋》:「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李白紫衣纱帽,飘飘然有神仙凌云之态。」
2.相术家指当额中央,两眉附根上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淩云(淩雲)
直上云霄。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 宋 苏轼 《骊山》:“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漢語大詞典》:凌云笔(凌雲筆)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本为赞扬 庾信 笔势超俗,才思纵横出奇,后遂以“凌云笔”泛指为文作诗的高超才华。 宋 辛弃疾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词:“问 东湖 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金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诗之三:“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清 王掞 《虹友兄斋同汉槎夜话》诗:“知君具有凌云笔,得藉 陈汤 返 汉 京。”
《漢語大詞典》:凌云台(凌雲臺)
台名。 三国 魏文帝 所筑。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黄初 二年﹞十二月,行东巡,是岁筑 凌云臺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千秋门 内御道北有 西游园 ,园中有 凌云臺 ,即是 魏文帝 所筑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凌云臺 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錙銖相负揭。臺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
《国语辞典》:淩云笔(淩云笔)  拼音:líng yún bǐ
比喻超俗的写作才华。宋。刘克庄〈贺新郎。湛湛长空黑〉词:「少年自负淩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漢語大詞典》:凌云阁(凌雲閣)
凌烟阁 的别称。 唐 顾况 《萧郸草书歌》:“若把君书比 仲将 ,不知谁在 凌云阁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他年名上 凌云阁 ,岂羡当时万户侯。”
分類:凌烟阁
《漢語大詞典》:凌云髻(凌雲髻)
唐 代妇女的一种高耸的发髻。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桂宫》:“ 丽华 被素袿裳,梳凌云髻。”
《漢語大詞典》:壮气凌云(壯氣凌雲)
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水浒传》第六一回:“杀塲临敌处,衝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胆贯日,壮气凌云。”
《國語辭典》:壮志凌云(壯志凌雲)  拼音:zhuàng zhì líng yún
形容志气高远。「凌」文献异文作「淩」。宋。京镗定风波。休卧元龙百尺楼〉词:「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淩云,依归不惊秋。」元。许有壬沁园春。老子当年〉词:「老子当年,壮志淩云,巍科起家。」也作「壮志凌霄」。
《分类字锦》:腾跃凌云(腾跃凌云)
宋书符瑞纪文帝元嘉十三年九月己酉会稽郡西南向晓忽大光明有青龙腾跃凌云久而后灭吴兴诸处并以其日同见光景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闻
分类:
《国语辞典》:凌云壮志(凌云壮志)  拼音:líng yún zhuàng zhì
凌云,超越天际的气势。壮志,伟大的志向。凌云壮志比喻高远的志向。如:「年轻人当有凌云壮志,以待展翅而飞。」宋。黄机〈鹊桥仙〉词:「凌云壮志,垂天健翮,九万扶摇路稳。」
《国语辞典》:凌云健笔(凌云健笔)  拼音:líng yún jiàn bǐ
形容诗文风格豪迈脱俗,文笔简洁有力。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国语辞典》:志气凌云(志气凌云)  拼音:zhì qì líng yún
志气超越云霄。形容志向宏远,意气昂扬。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如今状貌堂堂,威风赳赳,志气凌云。」《孤本元明杂剧。陈仓路。头折》:「志气凌云贯斗牛,老当益壮鬓霜秋。」
《分类字锦》:作凌云赋(作凌云赋)
苏轼 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 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彷佛离骚经。
《漢語大詞典》:概日凌云(概日凌雲)
蔽日穿云。极言其高。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槊动风霜,弩穿金石,高楼大舰,概日凌云。” 吴显令 注:“谓楼舰之高也。”
分類:蔽日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