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谢(不謝)
(1).不亚于。晋书·文苑传·左思:“ 思 自以其作不谢 班 ( 班固 ) 张 ( 张衡 )。”魏书·于栗磾传:“ 烈 ( 于烈 )之节概,不谢 金日磾 也。”
(2).不凋谢。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3).不必感谢。 钱钟书 《围城》九:“至亲不谢, 鸿渐 说不出话。”
《漢語大詞典》:肃物(肅物)
(1).谓待人接物严肃端正。旧唐书·良吏传下·薛珏:“ 建中 初,上分命使臣黜陟官吏,使 淮南 李承 以 珏 楚州 之去烦政简,使 山南 赵赞 以 珏 硤州 之廉清,使 河南 卢翰 以 珏 之肃物,皆以陟状闻,加中散大夫,赐紫。”
(2).犹言摧残万物。指深秋肃杀之气使草木凋谢。 宋 张商英 《护法论》:“上世虽有三武之君,以徇邪恶下臣之请,鋭意剪除,既废之后,随而愈兴,犹霜风之肃物也,亦暂时矣。”
《漢語大詞典》:凋枯
(1).凋谢枯萎。 唐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应诏》:“鸿私浹幽远,厚泽润凋枯。” 唐 李白 《拟古》诗:“万物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诗之三:“穷冬天地闭,霜野色凋枯。” 何其芳 《忆昔》诗之一:“始觉天然何壮丽,长留心曲不凋枯。”
(2).指人死亡。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漢語大詞典》:衰红(衰紅)
凋谢的花。 唐 白居易 《惜牡丹花》诗之一:“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分類:凋谢
《國語辭典》:彫零  拼音:diāo líng
彫败零落。如:「奈何满园花草彫零,又是一年过去了。」
《漢語大詞典》:送梅
(1).为梅送行。指观看正在凋谢的梅花。 宋 陆游 有《庚子正月十八日送梅》诗。
(2).犹言送梅雨。埤雅·释木:“今 江 、 湘 、二 浙 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鬱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沾衣服皆败黦。故自 江 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五月雨谓之送梅。”
(3).犹出梅。 清 顾禄 清嘉录·黄梅天:“又以入霉日雨主水,谚云:‘迎梅一寸,送梅一尺。’”
《國語辭典》:萎谢(萎謝)  拼音:wēi xiè
枯萎凋谢。如:「深秋时分,所有树木都萎谢,只有松柏永保长青。」
《國語辭典》:雕花  拼音:diāo huā
1.在木器或房屋的隔扇、窗户上雕刻图案、花纹。
2.刻镂而成的花纹、图案。
《國語辭典》:眼前花  拼音:yǎn qián huā
瞬间凋谢的花朵。比喻一时的佳境,难保长久。《里语徵实。卷中下。眼前花》:「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
《漢語大詞典》:凋槁
(1).草木凋谢枯萎。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一:“西风蛰龙蛇,众木日凋槁。” 宋 欧阳修 《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诗:“四时悲代谢,万物惜凋槁。”
(2).形容人容貌憔悴。 宋 曾巩 《冬暮感怀》诗:“将帅色凋槁,蚍蜉势趫腾。” 宋 苏辙 《次韵秦观梅花》:“病夫毛骨日凋槁,愁见米盐惟醉倒。”
《國語辭典》:凋萎  拼音:diāo wēi
凋谢枯萎。植物的茎叶,因蒸散水分过多,补充不及,而使组织细胞失去膨压呈萎缩现象,不能保持固有的形状。如:「秋天一到,花草渐渐凋萎。」
分類:凋谢枯萎
《漢語大詞典》:陨零(隕零)
(1).谓草木凋谢零落。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葘:“秋始降霜,草木陨零。”
(2).死亡的婉称。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序》:“ 高柴 趣门以避难, 季路 求入而陨零。”按, 季路 ,指 孔子 弟子 子路 。 子路 死于 卫 蒉聩 之乱。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漢語大詞典》:零凋
凋零,凋谢。 宋 欧阳修 《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分類:凋零凋谢
《漢語大詞典》:劫花
亦作“刧花”。 凋谢之花。《花月痕》第十四回:“痴梦醒时,深秋小院。刧花堕处,春隔天涯。”
分類:凋谢
《漢語大詞典》:愁艳(愁艷)
(1).指艳丽而带愁容。 唐 元稹 《莺莺传》:“﹝ 鶯鶯 ﹞待 张 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艷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
(2).指略显凋谢的花朵。 前蜀 韦庄 《上春词》:“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艷蝶飞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