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宗敞 朝代:后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姑臧人。仕姚兴为凉州别驾,迁太府主簿。弘始四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秃发傉檀自称南凉王,兴遣敞往聘。敞父燮尝以敞兄弟托傉檀,相语甚欢。六年傉檀去年号,纳款于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5—415 【介绍】: 十六国时南凉国君。鲜卑族。利鹿孤弟。为人机警有才略。兄死继位。自称凉王。后去年号向后秦姚兴诈降称臣。兴以为凉州刺史,遂进据姑臧,穷兵逞志,据有陇西一方,东晋安帝义熙四年,复称凉王。寻为北凉沮渠蒙逊及赫连屈丐所败,退居乐都。义熙十年,为西秦乞伏炽磐所袭,降,南凉亡。年余为炽磐毒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62 【介绍】: 北周武川人,鲜卑族。字盛乐。少有胆气,志在立功。起家奉朝请。屡从宇文泰征战,积功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除荆州刺史。周代魏,进位柱国,迁大司马。宇文护执政,祥参与废孝闵帝,诛赵贵。明帝武成初,吐谷浑攻凉州,祥与宇文贵破之。进封凉国公。
李轨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9 【介绍】: 唐武威姑臧人,字处则。略知书,有智辩。家富于财,赈穷济乏,人称之。隋末起兵自称河西大凉王。武德初高祖图薛举,遣使下玺书慰结,称轨从弟,拜凉王、凉州总管。旋僭帝号,建元安乐。后其下属安脩仁兄弟潜引胡兵围城,轨败,执送长安斩之。自起至亡凡三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7 【介绍】: 唐时铁勒部人。居热海上。太宗贞观六年与母率部千余人投唐。以左领军将军讨吐谷浑,袭败之。尚临洮县主。为葱山道副大总管,累平高昌、龟兹。高宗时讨西突厥,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副李绩攻高丽,拔之,进位镇军大将军,徙封凉国公。卒谥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右临洮人。李想子。袭封凉国公。文宗大和末,自金吾大将军为黔中观察使。武宗会昌中,历兖海、平卢二节度。宣宗大中初,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入为刑部尚书,兼宗正卿。宣宗大中三年,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凤翔节度使。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降,诏诸道应接,玭出兵收复秦州。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三
玭。蕲州黄梅人。开元中。元宗梦神人自称庐山使者。因为立庙。下诏所在学士制碑文。作者六百八十一人。独玭文合旨。召不赴。
李延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上谷人。原姓麻,名嗣宗。中宗时为利仁府折冲。以平韦后之功,拜右金吾卫中郎将,赐姓李,改今名。玄宗开元二年,为卫尉卿,封凉国公。改朔方后军大总管。官至左金吾大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7—724 【介绍】: 唐睿宗女。名㝹,字华庄。始封仙源公主,下嫁温彦博曾孙温曦。改封凉国公主。玄宗立,进封长公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7 【介绍】: 唐时突骑施哥舒部人,世居安西。年四十余,仗剑之河西,补为衙将。迁左卫郎将。玄宗天宝六载,充陇右节度副使。后以军功拜特进。天宝十二载,进封凉国公,加河西节度使,寻封西平郡王。好饮酒,喜声色,因风疾归京师。安禄山反,翰拜先锋兵马元帅,率兵二十万守潼关,相持半年。后因杨国忠谮,诏促战,不得已出关决战,大败,被俘,囚洛阳。后杀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7 突厥突骑施哥舒部落之裔,世居安西(今新疆库车)。家富于财,性任侠,好读史书,知谋略。40岁始发愤折节,从军河西。以军功升迁颇速。官至陇右节度使、兼河西节度,封凉国公,又进西平郡王。安史乱起,受命将兵20万守潼关。兵败被俘,受伪职为司空。后为安庆绪所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及《记纂渊海》存诗1首,断句2。《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四百六
翰。安西副都护道元子。以军功积累迁陇右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天宝八载。以破石堡城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进封凉国公。拜太子太保。以风疾废于家。禄山之乱。起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讨禄山。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兵败。为禄山所擒。伪署为司空。寻杀之。
李光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营州柳城人,字太应。李光弼弟。初为房琯裨将,代宗时拜检校太子太保,封凉国公。又封武安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山阴人,俗姓夏侯。住五台山清凉寺,博综经论。德宗延入译场,使造疏,遂编成十卷以进。好游名山。宪宗时赐号清凉国师,寻示寂,年七十余。弟子传法者百余人。有《毗庐疏》、《随疏演义》、《华严纲要》、《三圣圆融观》等。
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澄观字大休。俗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年十一。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元和中住太原府大崇福寺。后住清凉山大华严寺。开成三年卒。谥清凉国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生会稽之夏侯氏。年十一。依应天山宝林寺霈禅师。诵法华经。年十四。以恩泽。获隶此寺落发。即走四方。访求师友。乾元中。从闰州栖霞寺醴律师。及乡里昙一。究律部。诣金陵玄壁法师。禀关河三论。大历中。传起信涅槃于瓦官寺。受东海起信疏义于淮南。然后温习华严大经。于天竺法诜门下。往剡溪扣成都惠量。覆探三论十年。就苏州习天台止观于湛然法师。兼法华维摩等经疏。复咨决南宗禅旨于牛头山忠师。径山钦师。洛阳无名师。北宗于惠云师。于是旁览泛问。天竺悉昙。四囲。五明。秘咒。仪轨。东土经史。子传。三雅。训诂。世间技艺。莫不该综。每曰。五地圣人。身證真如。犹于后得智中。起世俗念。况于方居学地。能忌是乎。大历十一年。巡礼五台峨嵋。备瞻圣像。俄还居五台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既因寺主贤林所请。为讲经论。乃惙然长想。以为华严合文殊之智。普贤之理。表彰毗卢遮那万行之极。而旧疏文繁义约。不足发明。于寤寐间。见金色人立日中。捉观纳口。咀嚼都尽。骇汗而觉。喜曰。此吞受光明遍照之徵。可不疏华严。以报三圣之德哉。乃始兴元元年正月。终贞元三年十二月。成二十卷。饭千僧以落之。自尔欲求可以付授者。夜而梦。已化为大龙。鳞鬣耀日。拿攫碧落。矫首于南台。蟠尾于北台。顷之身出小龙千数。蜿蜒腾跃。分散青冥。四年春正月寺主贤林。请开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李自良。复请开于崇福寺。德宗朝。遣中使李辅光宣诏。即日入都。参预罽宾三藏般若译事。乌茶国王所进后分。辞以明年。诏许焉。又明年至蒲津。中令梁公。留安居于中条之栖岩寺。寺有异僧。所为莫测。而语多应验。初观未至前。忽驱僧众洒扫曰。不久菩萨至此。先是寺多妖祟。及戾止俱息。五月中使霍仙鸣宣诏以趣。至则上加礼敬。即延入馆。刊正所译。为四十卷。诏造疏于终南山草堂寺。成十卷。仍诏两街各开新疏一遍。方其撰疏之际。堂前池中莲华五朵。有双蒂三节之瑞。寻诏译守护国界主经。职缀文。当顺宗之在春宫也。时观居五台。承教述了义一卷。心要一卷。食肉得罪因缘等。至是入朝。意尤钦属。观夙发十愿。一长止方丈。但三衣一钵。不畜长。二当代名利。去之如遗。三目不视女人。四身影不落俗家。五未舍报受。长诵法花经。六长读大乘经典。普施含灵。七长讲华严大经。八一生昼夜不卧。九不邀名惑众代善。十不退大慈悲普救心。故观能循持。而行之终身焉。卒于元和之初。寿七十馀。弟子嗣法者百馀人。若相国齐抗武元衡郑絪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中书舍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太常韦渠牟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咸服戒训。又著随疏演义四十卷。华严纲要一卷。法界玄览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华严。法华。楞伽。中论等。别行小钞疏。共三十卷。设无遮大斋十二会。云花寺般若阁下。画华严世界图相。其诸塑缋尊像。缮写经典。具见门人清沔所述记。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澄观。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也。年甫十一依宝林寺(今应天山)霈禅师出家。诵法华经。十四遇恩得度。便隶此寺。观俊朗高逸。弗可以细务拘。遂遍寻名山旁求秘藏。梯航既具壸奥必臻。乾元中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本州依昙一隶南山律。诣金陵玄璧法师传关河三论。三论之盛于江表观之力也。大历中就瓦棺寺传起信涅槃。又于淮南法藏受海东起信疏义。却复天竺诜法师门。温习华严大经。七年往剡溪。从成都慧量法师覆寻三论。十年就苏州。从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解从上智性自天然。所学之文如昨抛舍。鲍静记井。蔡邕后身。信可知矣。又谒牛头山忠师径山钦师洛阳无名师。咨决南宗禅法。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观自谓己曰。五地圣人身證真如栖心佛境。于后得智中起世俗念学世间技艺。况吾学地能忘是心。遂翻习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至于篇颂笔语书踪。一皆博综。多能之性自天纵之。大历十一年誓游五台。一一巡礼祥瑞愈繁。仍往峨嵋求见普贤。登险陟高备观圣像。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时寺主贤林请讲大经。并演诸论。因慨华严旧疏文繁义约。惙然长想。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也。吾既游普贤之境界。泊妙吉之乡原。不疏毗卢有辜二圣矣。观将撰疏。俄于寤寐之间见一金人。当阳挺立以手迎抱之。无何咀嚼都尽。觉即汗流自喜。吞纳光明遍照之徵也。起兴元元年正月。贞元三年十二月毕功。成二十轴。乃饭千僧以落成也。后常思付授。忽夜梦身化为龙。矫首于南台。蟠尾于山北。拿攫碧落鳞鬣耀日。须臾蜿蜓化为千数小龙。腾耀青冥分散而去。盖取象乎教法支分流布也。四年春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李公自良。复请于崇福寺讲。德宗降中使李辅光。宣诏入都。与罽宾三藏般若。译乌荼国王所进华严后分四十卷。观苦辞请明年入敕允。及具行至蒲津。中令梁公留安居。遂于中条山栖岩寺住。寺有禅客拳眉剪发。字曰痴人。披短褐操长策狂歌杂语。凡所指厈皆多应验。观未至之前狂僧驱众僧。洒扫曰。不久菩萨来此。复次壁画散脂大将及山麋之怪。往往不息。观既止此寺。二事俱静。五月内中使霍仙鸣。传宣催入。观至。帝颇敦重。延入译场刊正。又诏令造疏。遂于终南草堂寺编成十卷。进呈。敕令两街各讲一遍为疏。时堂前池生五枝合欢莲华。一华皆有三节。人咸叹伏。寻译守护国界主经。观缀文润色。顺宗在春宫。尝垂教令述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并食肉得罪因缘。洎至长安频加礼接。朝臣归向。则齐相国杭韦太常渠牟皆结交最深。故相武元衡郑絪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中书舍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咸慕高风。或从戒训。以元和年卒。春秋七十馀。弟子传法者一百许人。馀堪讲者千数。观尝于新创云花寺般若阁下。画华藏世界图相。又著随疏演义四十卷。允齐相请述华严经纲要一卷法界玄鉴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华严法华楞伽中观论等别行小钞疏共三十卷。设无遮大会十二中。其诸塑缋形像缮写经典不可殚述。门人清沔记观平时行状云。观恒发十愿。一长止方丈但三衣钵不畜长。二当代名利弃之如遗。三目不视女人。四身影不落俗家。五未舍执受长诵法华经。六长读大乘经典普施含灵。七长讲华严大经。八一生昼夜不卧。九不邀名惑众伐善。十不退大慈悲普救法界。观逮尽形期。恒依愿而修行也。
神僧传·卷第八
释澄观。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也。年甫十一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诵法华经。十四遇恩得度。便隶此寺。观俊朗高逸弗可以细务拘。后将撰华严疏。于寤寐之间见一金人。当阳挺立以手迎抱之。无何咀嚼都尽。觉即汗流。自喜吞纳光明遍照之徵也。起兴元元年正月。贞元三年十二月毕功。成二十轴。乃饭千僧以落成之为疏。时堂前池生五枝合欢莲华一华。皆有三节。人咸叹伏。观常思付授。忽夜梦身化为龙。矫首于南台蟠尾于山北。拿欋碧落鳞鬣耀日。须臾蜿蜒化为千数小龙。腾跃青冥分散而去。盖取象乎教法支分流布也。遂于中条山栖岩寺住。寺有禅客拳眉剪发。字曰痴人。被短褐操长策。狂歌杂语。凡所指斥皆多应验。观未至之前。狂僧驱众僧洒扫曰。不久菩萨来此。以元和年中示灭。春秋七十馀。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夏侯。越州山阴人。观俊朗高逸。不拘细务。遍寻名山。旁求秘藏。乾元中。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本州依昙一。隶南山律。诣金陵玄璧法师。传关河三论。大历中。就瓦棺寺。传起信涅槃。又于淮南法藏。受海东起信疏义。却复天竺诜法师门。温习华严大经。七年。住剡溪。从成都慧量法师。覆寻三论。十年就苏州从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解。又谒牛头山忠师。径山钦师。洛阳无名师。咨决南宗禅法。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大历十一年。誓游五台。一一巡礼。祥瑞愈繁。仍往峨嵋。求见普贤。登险陟高。备观圣像。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时寺主贤林。请讲大经。并演诸论。因慨华严旧疏。文繁义约。惙然长想。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也。吾既游普贤之境界。泊妙吉之乡原。不疏毗卢。有辜二圣矣。观撰疏。起兴元元年正月。贞元三年十二月毕功。成二十轴。

人物简介

简介
唐宪宗李纯长女,母不详。始封 普宁公主。唐宪宗特爱之。宪宗元和三年(809年), 山南东道 节度使 于頔为其子于季友求娶公主。普宁公主下嫁于季友。唐宪宗元和年间,徙封为永昌公主。公主逝世后,皇帝下诏追封为 梁国公主及谥惠康。将要入葬的时候, 度支上奏 义阳公主、义章公主 葬礼用钱四千万,有诏减千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8—835 【介绍】: 唐郑州人,祖籍陇西,字虚舟。登进士第。宪宗时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性奸回,妒贤伤善,密阻裴度讨淮、蔡,帝知而恶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即位,逢吉以有侍读之恩,召为兵部尚书。敬宗时,封淳国公,兼右仆射。有张又新等八人附逢吉,复有八人相攀附,贿赂公行,号为“八关十六子”。文宗时,官至太子太师、东都留守,加开府仪同三司,迁尚书左仆射,以司徒致仕。卒谥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8—835 字虚舟,排行二十,陇西(今甘肃临洮)人。德宗贞元十年(794)登进士第。范希朝辟为振武军节度掌书记。历左拾遗、右司郎中、中书舍人。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权知礼部贡举。未及放榜,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因密沮裴度对淮西用兵罢相。穆宗长庆二年(822)代裴度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封凉国公。所亲张又新、李续之等8人居要职,称“八关十六子”。敬宗宝历二年(826)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卒谥成。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逢吉字虚舟。陇西人。第进士。德宗朝以荐为左拾遗。元和中累迁中书舍人。加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罢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立。拜兵部尚书。复知政事。敬宗朝封凉国公。兼右仆射。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宣武。召拜左仆射。兼守司徒。大和九年卒。年七十八。赠太尉。谥曰成。

人物简介

全唐诗续补遗
诉,字符直,临潭人。父晟,德宗时平朱泚,收复京师,以功累官至司徒,封西平王,卒谥忠武。诉有筹略,善骑射。元和中以讨吴元济,为唐邓节度使。居半岁,雪夜入蔡州,擒元济,淮西平。历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以破李师道,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官至太子少保,卒谥武。晟十五子,愿、宪、诉最有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3—821 【介绍】: 唐陇右临洮人,字元直。李晟子。有筹略,善骑射。以父荫起家。元和中兵讨吴元济,沉勇长算,推诚待士,能用其卑弱之势,雪夜入蔡州,生擒元济。诏拜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封凉国公。后破李师道,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官至太子少保。卒赠太尉,谥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3—821 字元直,陇右临洮(今青海乐都)人。以父晟荫补协律郎,累迁卫尉少卿。德宗贞元十一年(795)授右庶子。宪宗元和中出任坊、晋二州刺史,累迁宫苑闲厩使。十一年(816)拜唐邓节度使,率军讨吴元济。十二年袭破蔡州,擒吴元济,以功迁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累历徐州、昭义、魏博三节度。穆宗长庆元年(821)以疾改太子少保,十月卒,谥武。生平事迹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