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暖 → 煖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凉燠(涼燠)
凉热。指冷暖;寒暑。 南朝 齐 谢朓 《雩祭歌·黄帝歌》:“凉燠资成化,羣方载厚德。”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问凉燠则鸿雁在天,叙交游则芝兰满室。” 清 赵翼 《老柳一株腹裂二丈诗以张之》:“此柳谽谺腹虽裂,恃有顽皮歷凉燠。”
分類:冷暖寒暑
《漢語大詞典》:雨带
冷暖空气交会时,锋面上产生大范围的雨区,在地图上表现为大致呈东西方向的带状,称为“雨带”。随冷暖空气中较强一方的移动而推移。
《漢語大詞典》:呵嘘
(1).嘘气;吹气。 唐 韩愈 《苦寒》诗:“ 炎帝 持 祝融 ,呵嘘不相炎。”
(2).喻关心冷暖。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定国》:“愿君不废重九约,念此衰冷勤呵嘘。”
分類:关心冷暖
《漢語大詞典》:寒喧
正确应为“寒暄”。暄:指温暖。问寒问暖。今多泛指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國語辭典》:暖锋(暖鋒)  拼音:nuǎn fēng
暖气团向前移动时,遇冷气团就沿著冷气团慢慢上升,并推著冷气团向前移动,此时形成的锋面,称为「暖锋」。
《国语辞典》:太阳能房(太阳能房)  拼音:tài yáng néng fáng
以太阳能做为提供冷暖气房等设备所需的能源,用以达成节约能源目的的建筑物。
《国语辞典》:滞留锋(滞留锋)  拼音:zhì liú fēng
若冷暖空气势力相当时,会使锋面近似停留不进,称为「滞留锋」。滞留锋会造成连续不断降雨的天气。
《漢語大詞典》:秤友
比喻冷暖无常的友谊。谓交友视势利为准。见人位高得势则为友,位低失势便无情。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佛氏有花友、秤友之喻:花者因时为盛衰;秤者视物为低昂也。今之交友,离不得花、秤。”
《國語辭典》:冷暖自知  拼音:lěng nuǎn zì zhī
本指水的冷暖,饮用者自己才知道。语本《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一二:「如饮水者,冷热自知,尚不可为不饮人说,况如来境耶?」佛教禅宗比喻證悟的境界,不可言传。《景德传灯录。卷四。袁州蒙山道明禅师》:「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后引喻对道理体会的深浅,全在自己本身的体验。宋。苏轼〈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其身耶抑昌其诗也来诗下语未契作此答之〉诗:「吾言岂须多,冷暖子自知。」
冷暖自知
【佛学大辞典】
(譬喻)水之冷暖,饮者自知之,以譬自己之證悟。传灯录四,蒙山道明章曰:「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日经疏十二曰:「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俗语佛源】
这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比喻,是说通过直接的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得明白亲切。《坛经·行由品》:「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犹恁么)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后亦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鲁迅《热风·题记》:「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这是因文章内容而活用成语的例子。(禹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