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寿冢(壽冢)
生时所建之墓。《后汉书·宦者传·侯览》:“又预作寿冢,石椁双闕,高廡百尺。” 李贤 注:“生而自为冢为寿冢。”南史·王僧虔传:“先是 天福 将行,令家人豫作寿冢,未至东,又信催速就。冢成而得罪,因以葬焉。”
分類:生时
《漢語大詞典》:马冢(馬冢)
指 汉 滕公 夏侯婴 墓。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八岁卒,諡为 文侯 ” 唐 司马贞 索隐:“《三辅故事》曰:‘ 滕文公 墓在 饮马桥 东大道南,俗谓之 马冢 。’《博物志》曰:‘公卿送 婴 葬,至东都门外,马不行,踣地悲鸣,得石椁,有铭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见白日,吁嗟 滕公 居此室。”乃葬之。’”
分類:
《漢語大詞典》:桥冢(橋塚)
指帝王陵墓。 宋 沈遘 《真宗皇帝忌日醮文》:“伏以 荆山 之鼎既成,空瞻桥塚;帝所之游不返,孰问钧天?”参见“ 桥陵 ”。
《漢語大詞典》:桥陵(橋陵)
(1).即 黄帝 陵。在 陕西省 黄陵县 桥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参见“ 桥山 ”。
(2). 唐睿宗 李旦 陵。在 陕西省 蒲城县 北 丰山 。旧唐书·玄宗纪上:“丙午,葬 睿宗大圣贞皇帝 于 桥陵 。”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恩旨陪葬於 桥陵 ,不祔不从,古之道也。”
(3).泛指帝王陵墓。 清 赵翼 《题明太祖陵》诗:“桥陵曾借神僧穴,易代犹闻禁採樵。”
《韵府拾遗 肿韵》:象冢
周礼春官冢人注冢封土为丘垄象冢而为之疏尔雅曰山顶曰冢故曰象冢而为之也
《漢語大詞典》:退笔冢(退筆塚)
见“ 退笔塚 ”。
亦作“ 退笔冢 ”。 埋秃笔头为冢。 唐 张怀瓘 书断·僧智永:“﹝ 智永 ﹞住 吴兴 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瘞之,号为‘退笔塚。’。”后用为积年勤学之典。 清 钱谦益 《代书砚答》诗:“退笔冢中悲力尽,短檠墙角嘆交疎。”
《漢語大詞典》:冢室
嫡妻;正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妾击贼:“ 益都 西鄙之贵家某者,富有巨金,蓄一妾,颇婉丽,而冢室凌折之,鞭挞横施。”
分類:嫡妻正妻
《漢語大詞典》:鹦鹉冢(鸚鵡塚)
葬鹦鹉的坟。特指 唐 杨玉环 葬其宠物白鹦鹉的坟。 元 顾瑛 《天宝宫词寓感》之十二:“夜月不窥鸚鵡塚,春风每忆凤皇园。”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祥异》:“ 开元帝 时, 华清 御有白鸚鵡,上与 玉妃 ,俱呼为雪衣娘,寻为苍隼所毙, 玉妃 伤之,赐瘞苑中,名鸚鵡塚。”参阅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陇州鹦歌
《漢語大詞典》:鸿冢(鴻冢)
古冢名。亦为山名。史记·封禅书:“ 鬼臾区 号 大鸿 ,死葬 雍 ,故 鸿冢 是也。”史记·封禅书:“自 华 以西,名山七……曰 华山 、 薄山 。 薄山 者, 衰山 也。 岳山 、 岐山 、 吴岳 、 鸿冢 、 瀆山 。” 司马贞 索隐:“ 黄帝 臣 大鸿 葬 雍 , 鸿冢 盖因 大鸿 葬为名也。”
分類:为山山名
《漢語大詞典》:客冢
埋葬异乡人的坟墓。 明 王叔承 《侠香亭是要离专诸梁鸿葬处为周公瑕赋》诗:“后有 专诸 墓,前有 要离 坟。 梁鸿 客冢落其畔,断碑荒草愁氤氲。”
分類:埋葬坟墓
《漢語大詞典》:白冢
传说中的白色古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居庸关 西。 阿英 《游龙戏凤》:“据 北京 掌故书载:‘ 明武宗 微行 大同 ,得酒家女 李凤 ,返 京 时,至 居庸关 病殁,因葬之关西,草生其上皆白,故俗称白冢。’”
《韵府拾遗 肿韵》:寻冢(寻冢)
仇远过孤山和靖祠下诗梅花路冷难寻冢
《韵府拾遗 肿韵》:篆冢
钱惟善篆冢歌序云间善篆以所书瘗之细林山中题曰篆冢注云间谓朱芾孟辨也
《韵府拾遗 肿韵》:指冢
郑谷诗访邻多指冢问路半移原
《國語辭典》:冢息  拼音:zhǒng xí
嫡长子。《新唐书。卷二○四。方技传。桑道茂传》:「君位止此,而冢息位宰相,次息亦大镇,子孙百世。」也称为「冢子」、「冢嗣」。
分類:长子
《漢語大詞典》:冢堂
墓室。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帝为营冢堂,起祠庙,置吏卒,如 舂陵孝侯 。”
分類: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