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分佃
封建社会中,占有土地的封建主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这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奴隶制时代》:“这证明 秦 前的地主们已经充分懂得,用旧式奴隶制的集体耕种,奴隶们容易怠工,故已经采取了分佃的办法了。”
《漢語大詞典》:阿Q
鲁迅 著名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他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 鲁迅 《书信集·致山上正义》:“﹝这个短篇﹞其后竟然出乎意料地被列为代表作而译成各国语言,且在本国,作者因此而大受少爷派、 阿Q 派的憎恶等。”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九:“ 鲁迅 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他专门写了‘不准革命’一章,说 假洋鬼子 不准 阿Q 革命。其实, 阿Q 当时的所谓革命,不过是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而已。可是,这样的革命 假洋鬼子 也还是不准。”
《漢語大詞典》:麦租(麥租)
麦收后,国家向农民征收的赋税。南齐书·明帝纪:“詔‘ 雍 、 豫 、 司 、 南兖 、 徐 五州遇寇之家,悉停今年税调。其与虏交通,不问往罪’。丙寅,停 青州 麦租。”
《漢語大詞典》:押春
旧时 华中 一带称农民佃田时预付给地主的押金。 江 南一带叫押板。
《漢語大詞典》:土寇
旧时对地方上的反叛者或起义农民的蔑称。宋史·李神祐传:“及土寇 周琼 等叛,又副 尹崇珂 讨平之。”元史·世祖纪八:“己卯, 罗氏鬼国 土寇为患, 思播 道路不通,发兵千人与洞蛮开道。”清史稿·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传:“破 赵廉 ,克 永安关 。逐土寇 曹槓子 ,又败之於 道州 。”
《漢語大詞典》:私敛(私斂)
指富豪向农民征收的田租。后汉书·朱穆传:“公赋既重,私敛又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陆贽 奏议论兼并之家私敛重于公税,说,当今京畿地方,每田一亩,官税五升,私家收租,却有一亩收租一石的,比官税增二十倍。”
《漢語大詞典》:农军(農軍)
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湘 赣 一带的农民自卫军。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三月底 湘 南失败,四月 朱 毛 两部及 湘 南农军退到 宁冈 ,再开始边界的割据。”
《國語辭典》:农运(農運)  拼音:nóng yùn
农民运动的简称,是以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诉求重点的社会运动。内容包括农保、肥料稻米价格保證、农会组织改革、农业部的成立等。台湾在西元1988年5月20日,因农业开放可能导致农民权益受损,而引发的农民运动,为解严之后首次爆发警民冲突的重要社会运动。
分類:农民
《國語辭典》:田园诗(田園詩)  拼音:tián yuán shī
以田园为题材,描写田园风光、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为一种田园文学。此类诗的特色为自然恬淡、洋溢著宁静、旷放的趣味或对已失落的理想、纯洁世界所作的回顾与想像。如晋人陶渊明、古希腊人狄奥克利斯等,其诗篇多叙农村风物,故文学史上有「田园诗」之称。
《漢語大詞典》:租子
旧时地主向农民收取的地租。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及至过来请示婆婆,才知道这地年终只进二百几十两银子的租子。” 田汉 《洪水》第二场:“那是租子交迟了,给老爷叫去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养种的地是地主的,交了租子只剩一把柴火。”
《漢語大詞典》:蛾斗(蛾鬭)
蚂蚁争斗。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战争的蔑称。 王闿运 《武提督碑》:“昔 穆 二年,磨山蛾鬭,惟 溆 之人,夫知吁救。”
《漢語大詞典》:卧冬
(1).方言。我国北方因冬天天气严寒,农民在农闲时不常下地,称为卧冬。
(2).方言。旧时贫苦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城从事拉洋车等体力劳动,叫做卧冬。
(3).船舶因航道、港口严寒冰冻,无法航行,停泊过冬。
《國語辭典》:走口  拼音:zǒu kǒu
因说话不小心而泄漏消息。如:「不晓得是谁走口,使这件事曝光。」、「如果怕人走口,就不要把秘密告诉别人。」
《国语辞典》:农保(农保)  拼音:nóng bǎo
农民健康保险的缩称。一种为维护农民健康,增进农民福利,促进农村安定和繁荣而施行的职域保险。我国农民健康保险由民国七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试办,七十八年七月一日开始全面实施。保险事故分为生育、伤害、疾病、残废与死亡五种,分别给与生育给付、医疗给付、残废给付及丧葬津贴。自八十四年三月一日起,医疗给付部分纳入全民健康保险。
《國語辭典》:义和拳(義和拳)  拼音:yì hé quán
清廷中叶后的秘密组织。义和拳源于咸丰、同治年间的乡团,本来是乡民为抵禦外来侵略而习拳,后来逐渐演变为抵禦洋枪洋炮,诈言可以刀枪不入,原称为「义和拳」。后改称为「义和团」。参见「义和团」条。
《國語辭典》:义和团(義和團)  拼音:yì hé tuán
清朝中叶后的秘密会党。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分散性的,在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有大刀会、义和拳、红灯照、梅花拳、金钟罩、铁布衫,长期蔓衍于山东、直隶一带,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迷信方法秘密聚众,教授信众修炼一种据称可以令人刀枪不入的拳法,称为「义和拳」。后来转而支持清朝极力排外,改喊「扶清灭洋」。因清廷守旧派袒护,藉以驱除外人,到处焚杀教士、教民,劫掠教堂,横行京、津间,导致八国联军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