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连种(連種)
在一块田里连续种某种农作物。
《國語辭典》:贪青(貪青)  拼音:tān qīng
农作物到了应成熟变黄的时期,茎叶却仍繁茂而呈青绿色的现象。通常是由氮肥或水分过多等原因所引起。
《国语辞典》:精耕  拼音:jīng gēng
耕地单位面积使农作物收成率高的耕作方式。
《国语辞典》:青纱障(青纱障)  拼音:qīng shā zhàng
夏秋间,东北一带的高粱、玉米等农作物。因长得高而密,像青纱织成的罗帐,盗贼常以其作为屏障,藏匿其中。也称为「青纱帐」。
《漢語大詞典》:扶苗
把倒伏的农作物的苗扶直,使它正常生长。
《漢語大詞典》:翻场
翻动摊晒在场上的农作物,使干得快,容易脱粒。
《國語辭典》:打场(打場)  拼音:dǎ cháng
将麦子、高粱等农作物在广场上晒乾脱粒。《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那日正在打场,将他套上碌轴,他也不似往时踢跳,跟了别的牛沿场行走。」
《国语辞典》:春灌  拼音:chūn guàn
大陆地区指春季灌溉农作物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菹秸(菹稭)
亦作“葅秸”。 用农作物的茎秆编成的铺垫物,草席。史记·封禅书:“扫地而祭,席用葅秸。”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秸,禾稾也。去其皮以为席。”
《國語辭典》:穄子  拼音:jì zi
植物名。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于东印度。茎高一公尺馀;叶长阔而尖,平行脉。茎梢生生圆锥花序,分枝纤细;小穗含二朵小花,无芒。颖果呈淡黄色,比粟粒稍大。与黍乃一类两种,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穄子。也称为「稷」、「糜」。
《國語辭典》:越冬作物  拼音:yuè dōng zuò wù
秋季播种,幼苗经过冬季,直到次年春、夏季收割的农作物。如冬小麦。
《漢語大詞典》:油料作物
种子含有多量油脂的农作物。如油菜、芝麻、大豆、花生等。
《国语辞典》:晚秋作物  拼音:wǎn qiū zuò wù
秋收后才种植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
《漢語大詞典》:透墒
土壤中所含的水分足够农作物出苗或生长的需要。 冯金堂 《买牛》:“这一回要是能添上两头好牲口,那可是旱天遇上透墒雨了。”
《國語辭典》:五谷丰登(五穀豐登)  拼音:wǔ gǔ fēng dēng
各种谷类作物收成好。指丰年。《西游记》第四四回:「想是修盖寺院,他这里五谷丰登;寻不出杂工人来,所以这和尚亲自努力。」《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回:「自从万岁爷登龙位之时,时阳时雨,五谷丰登,百姓们安乐。」也作「五谷丰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