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禁耕
阻止农事。管子·国蓄:“以田亩藉,谓之禁耕。” 尹知章 注:“是止其耕稼。”
分類:阻止农事
《漢語大詞典》:监农(監農)
监督农事。国语·周语上:“距今九日,土其俱动,王其祗祓,监农不易。”
分類:监督农事
《漢語大詞典》:蚕禾(蠶禾)
养蚕和种庄稼。泛指农事。 宋 欧阳修 《读〈徂徕集〉》诗:“至今乡里化,孝悌勤蚕禾。”
《漢語大詞典》:穑督(穡督)
谓督导农事。 元 张养浩 《赠刘仲宪》诗:“吾 元 有国天所资, 世祖 躬歷艰难熟,未遑礼乐刑政颁,首闢司农惟穡督。”
分類:督导农事
《漢語大詞典》:饮烝(飲烝)
亦作“ 饮蒸 ”。 古礼之一。农事完毕,君臣会宴于太学。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大饮烝。” 郑玄 注:“十月农功毕,天子、诸侯与其羣臣饮酒於大学,以正齿位……烝谓有牲体为俎也。”吕氏春秋·孟冬纪:“是有也,大饮蒸。”
《漢語大詞典》:耕穑(耕穡)
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夙失庭训,飢寒困瘁,躬执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漢語大詞典》:村业(村業)
农事,农业。 唐 白居易 《朱陈村》诗:“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分類:农事农业
《國語辭典》:雨顺风调(雨順風調)  拼音:yǔ shùn fēng tiáo
风雨均及时而适量。比喻平顺安乐的丰年。宋。苏轼〈荔支叹〉诗:「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西游记》第九九回:「保你这一庄上人家,子孙繁衍,六畜安生,年年风调雨顺,岁岁雨顺风调。」也作「风调雨顺」。
《國語辭典》:五黄六月(五黃六月)  拼音:wǔ huáng liù yuè
农历五、六月间天气炎热的时候。《西游记》第二七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我若南京再娶家小,五黄六月害病死了我。」也作「五荒六月」。
《漢語大詞典》:田啬夫(田嗇夫)
古代的地方小吏,掌管税赋、徭役及农事等。 睡虎地 秦 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厩苑律》:“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卒岁,以正月大课之。最,赐田嗇夫壶酉(酒)束脯。”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田嗇夫亦斋三日,服青衣而立之。”参见“ 嗇夫 ”。
《國語辭典》:啬夫(嗇夫)  拼音:sè fū
1.农夫。《韩非子。说林下》:「此啬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2.职官名。秦置为乡官,掌听讼收税等事情,汉有虎圈啬夫等。
3.简朴节用的人。明。张居正〈寿襄王殿下序〉:「我啬夫也,吾告子以啬而已。」
《国语辞典》:秋收冬藏  拼音:qiū shōu dōng cáng
秋天收割谷物,冬天贮藏粮食。后被喻为一年的农事。《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孤本元明杂剧。三化邯郸。第一折》:「这力田呵,春耕夏耨,秋收冬藏,无饥寒之忧,何为不乐?」
《国语辞典》:耒耜之勤  拼音:lěi sì zhī qín
耒耜,两种农器,代指农事。「耒耜之勤」指辛勤从事农业耕作。《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王者八政,以食为本,故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国语辞典》:不稼不穑(不稼不穑)  拼音:bù jià bù sè
不参与农事操作,讽刺人无功而受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国语辞典》:不夺农时(不夺农时)  拼音:bù duó nóng shí
不耽误农事生产的各个阶段。《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也作「不违农时」。
《漢語大詞典》:灰僇
亦作“ 灰戮 ”。
(1).古代对烧灰违时有妨农事的人处以刑戮。吕氏春秋·上农:“然后制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僇。” 高诱 注:“烧灰不以时多僇。”
(2).泛指杀身。《弘明集·正诬论》:“故 白起 刎首於 杜邮 , 董卓 屠身於宫门,君子知其必亡,举世哀其灰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