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农科(農科)  拼音:nóng kē
以研究农业为主的专门学科。以现制大学的农学院为例,农科可分农艺、森林、畜牧、园艺、农业化学、农业经济、农业推广、农业教育、植物病虫害、兽医等。
《國語辭典》:农机(農機)  拼音:nóng jī
农业机械。如:「注重农机的修护,才能维持一定的农耕工作效率。」
《漢語大詞典》:农畜(農畜)
农业和畜牧业。史记·货殖列传:“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指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家畜。通常指猪、牛、羊、马等。
《漢語大詞典》:以副养农(以副養農)
在农业生产收入不足或不够宽裕的情况下,用副业收入来加以补充。《人民日报》1969.3.22:“积极发展养猪等副业生产,以副养农,互相促进。”
《漢語大詞典》:猪牯
指野公猪。性凶猛,是农业害兽。 罗旋 《红线记》:“ 紫娥 去了东边山,那里有老猪牯,惹上了就危险。” 罗旋 《红线记》:“猪牯狂怒地紧追不放,两颗獠牙像两把利剑,几次险些掀中 紫娥 。”
分類:凶猛农业
《漢語大詞典》:庄稼活(莊稼活)
农业生产工作(多指田间劳动)。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 李庆藩 《拖拉机开进高家村》:“在庄稼活上头,有什么不通的事,谁不去找他!”
《國語辭典》:拽把扶犁(拽欛扶犁)  拼音:zhuài bà fú lí
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他他他从小里,他他他不务老实,便把那鎗儿棒儿强温习,偏不肯拽把扶犁,常只是抛了农器演武艺。」也作「拽耙扶犁」。
《漢語大詞典》:重本抑末
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 战国 时 李悝 、 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 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 胡寄窗 《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可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漢語大詞典》:土地入股
农民在加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以一定的土地数量和质量为标准,折合成股,将各人的私有土地交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社则按社员入社的土地股数计算土地报酬。
《国语辞典》:穴施  拼音:xuè shī
农业用语。一种施肥的方法。种植前在预定的行距或株距挖洞施肥;生长时,则在植物根旁挖洞施加追肥。根菜类作物多用此法。
《漢語大詞典》:砑虫(砑蟲)
昆虫名。即蚜虫。农业害虫之一。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灯檠去虫》:“桃树生小虫,满枝黑如蚁。俗名砑虫。”参见“ 蚜虫 ”。
《國語辭典》:蚜虫(蚜蟲)  拼音:yá chó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身体作卵圆状,呈绿色、棕色或黄色,成虫多无翅。通常群体栖息于植物根、茎、叶上,以管状的口器吸取汁液维生,能使植物枯萎,被视为害虫。蚜虫会分泌蜜汁以养幼虫,蚂蚁亦喜食此蜜汁,故有外敌袭击蚜虫时,蚂蚁会保护蚜虫,赶走外敌,此即为蚜虫与蚂蚁的共生现象。蚜虫的种类繁多,通称为「腻虫」。
《國語辭典》:药械(藥械)  拼音:yào xiè
大陆地区指施用于农、林业的喷药器械。
《漢語大詞典》:野禁
古代王城外的关于农业地区的禁令。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灋,以左右刑罚……四曰野禁。” 郑玄 注:“野有田律。” 孙诒让 正义:“野有田律者,证 周 之野禁也。田律,盖 汉 律篇名……四曰野禁者,城郭外田野之禁。”吕氏春秋·上农:“野禁有五: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齿年未长,不敢为园囿;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耕;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
《国语辞典》:农民团体(农民团体)  拼音:nóng mín tuán tǐ
依法组织之农会、渔会、农业合作社、农田水利会、产销班等,以发展农业,改良生产技术,增进农民福祉为组织目标。
《国语辞典》:农业改革(农业改革)  拼音:nóng yè gǎi gé
对于农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设备、制度等有关农业方面的措施加以有计画的改善,称为「农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