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  拼音:nóng yè shēng chǎn jì shù
从事农业生产时所运用的各项农艺知识与技巧。如品种的改良、农药与肥料的使用、机械化的耕作方式等。
《国语辞典》:粗放农业(粗放农业)  拼音:cū fàng nóng yè
藉高度机械化与专业化的耕作,在大规模的土地上,以较少的劳动力及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总量为经营方式的农业。此种方式耕作的单位面积收成量偏低,但由于土地广大,故总收成量往往很高,适宜商业化的投资与经营。
《国语辞典》:农业区(农业区)  拼音:nóng yè qū
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如:「这一带的农业区以栽植茶树为主。」
《国语辞典》:酪农业(酪农业)  拼音:luò nóng yè
一种近百馀年来才兴起的农业。以科学的方法,在狭小或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牧草,用以饲养家畜,所以酪农业的主要产物是乳类、肉类等加工品。并作商业化的经营、产销。
《漢語大詞典》:锄农业(鋤農業)
指原始农业。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这种原始农业通常称为刀耕火种,或叫锄农业。”
《國語辭典》:农业国(農業國)  拼音:nóng yè guó
全国的国民所得以农业收入为主要部分的国家。
《漢語大詞典》:农业品(農業品)
农产品。 梁斌 《红旗谱》三一:“工业品贵,农业品贱,谷贱伤农,农村经济一历历破产了。”
分類:农产品
《漢語大詞典》:农业税(農業税)
谓国家对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或个人所征收的税。
《國語辭典》:田畴(田疇)  拼音:tián chóu
田地。《国语。周语下》:「田畴荒芜,资用乏匮。」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
《國語辭典》:本业(本業)  拼音:běn yè
本身的职业。如:「我本业是机械工程师,只有假日才回老家帮父母看店,卖杂货。」《三国演义》第二八回:「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
《漢語大詞典》:田业(田業)
(1).农业。《诗·周颂·载芟》“其耕泽泽” 汉 郑玄 笺:“ 成王 之时,万民乐治田业。”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性勤於稼穡,而兄 伯升 好侠养士,常非笑 光武 事田业,比之 高祖 兄 仲 。” 宋 洪迈 容斋续笔·田宅契券取直:“以人竞商贩,不为田业,故使均输,欲为惩劝。”
(2).指田地、房屋等产业。东观汉记·吴汉传:“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 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金 元好问 《顺天万户张公勋德第二碑》:“债家执券,日夕取偿,至於卖田业,鬻妻子,有不能给者,公哀而怜之。”
(3).指田地。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 斌 将妻子诣 长安 ,赐第宅田业,拜奉车都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农业陶渔·田业:“ 秦孝公 任 卫公孙鞅 ,废井田,开阡陌,民得卖买,而天下之田为私业,此民田业卖买之始也。”
《漢語大詞典》:本农(本農)
农业。古以农为本,故称。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汉书·西域传下·渠犂》:“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
分類:农业
《漢語大詞典》:农稷(農稷)
(1).农业。汉书·艺文志:“农家者流,盖出於农稷之官。”
(2).农神。 汉 王粲 《务本论》:“仰司星辰以审其时,俯耕籍田以率其力,封祀 农稷 以神其事,祈穀报年以宠其功。”
分類:农业农神
《國語辭典》:众人(眾人)  拼音:zhòng rén
1.群众。《老子》第二○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不敢违拗,当下捺著姓苟的出了一半,其馀众户也派了,共二三两银子,写在纸上。」
2.平凡人、一般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國語辭典》:本末  拼音:běn mò
1.树的主干和枝节。汉。马融 长笛赋:「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彟矩。」唐。白居易 寓意诗五首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2.事物的根本与细节。《易经。系辞下》:「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史记。卷六。秦始皇纪》:「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
3.事情的原委、经过。《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分明说得后唐国祚个本末了。」
4.先后次第。《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