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副官  拼音:fù guān
职官名。军事机关协助首长办理一般行政等事宜的助理人员。《清史稿。卷一一九。职官志六》:「陆军部……军医、军法六司,各司长一人,副官一人。」
《漢語大詞典》:军曹(軍曹)
指军队的下级军官。 巴金 《复仇》:“我所杀过的人除了 鲁登堡 还有一个叫做 希米特 的军曹,我一点也不悔恨。”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五章三:“一个小胡子鬼子军曹挥着刀狂叫:‘不干的,死了死了的有!’”
分類:军队军官
《漢語大詞典》:差尉
太平天囯 低级军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又命差尉数人,在於来路口插本军大旗一条。”
《漢語大詞典》:军尉(軍尉)
春秋 时 晋国 设置的军官名。左传·成公十八年:“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国语·晋语七:“公使 祁午 为军尉。”
分類:军官官名
《漢語大詞典》:都伯
(1).行刑人,刽子手。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即勒兵入尚书斩 萧令 ,两都伯力耳。”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都伯,行刑者也,今谓之刽子。”
(2).统领百人的军官。 三国 魏 曹操 《步战令》:“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
《漢語大詞典》:衙将(衙將)
(1). 唐 代军府中的武官。 唐 孟棨 本事诗·征异:“ 开元 中,有 幽州 衙将姓 张 者,妻 孔氏 ,生五子,不幸去世。”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 刘 能神筭,已知其来,召衙将,令来日早至城北。”
(2).泛指低级军官。《水浒传》第二回:“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监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
《漢語大詞典》:乡帅(鄉帥)
春秋 齐 军官名。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按,此指郊外之乡,乡帅统三千人。又,郊内之乡,乡帅统万人。
《漢語大詞典》:兵目
士兵的头目,普通军官。 郭孝成 《直隶革命记》:“决定后,拟举通永镇 王怀庆 为北方民军大都督,遂於十一月十二日,由 滦 军全体军长兵目具名,电告 北京 袁世凯 顺直諮议局及 上海 议和代表。”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第三节:“入选之兵,以次分扎各庙宇寺观,由排长兵目分班日夜操练,纪律严肃,为从来所未有。”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交驩, 作新 亦 瀏阳 人,兵目学堂学生也。”
《漢語大詞典》:妄尉
汉书·李广传:“ 广 与望气 王朔 语云:‘自 汉 击 匈奴 , 广 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 广 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妄犹凡也。”后以“妄尉”称才能平庸的低级军官。 元 王旭 《杂诗》之二:“长身索米侏儒饱,飞将无功妄尉侯。”
《漢語大詞典》:左司马
司马是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执掌军政。例如: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史记·项羽本纪》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國語辭典》:军医(軍醫)  拼音:jūn yī
在军中担任治疗伤病的医务人员,其阶级相当于陆海空的军官阶级。
《国语辞典》:海格  拼音:hǎi gé
Haig,Douglas
人名。英国军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英军总司令官。
《漢語大詞典》:甲必丹
英语captain音译。犹首领。用以称呼将校级军官及商船船长。 荷兰 之殖民地内, 华 人为官吏,专司诉讼租税等 华 侨事务而无预政实权者,亦称“ 甲必丹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六月三十日》:“ 荷 择其贤能者为马腰甲必丹等官,专理 华 人事务,而审断权仍操自 荷 人。”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五章:“内地还有甲必丹,收赋治狱荣巍巍, 满 奴作了作洋奴,奴性相传入脑胚。” 龚翼星 《光复军志·党会》:“ 榜甲 全岛八港,港一甲必丹,皆 华 人为之,以领 华 民。”
《漢語大詞典》:火子
古代军队中低级军官的一种名称。通典·兵一“二列为火”原注:“十人有长,立火子。”
《漢語大詞典》:弁兵
(1). 清 代低级武官及兵丁的总称。 清 林则徐 《议设汛地添派弁兵片》:“因议改设汛地,移驻把总一员,添派兵八十名,方足长资保障……所有抽拨弁兵,添设汛防,招募名粮各日期,由司分款造册详咨。”
(2).指旧军队中的低级军官和士兵。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三幕:“敌军长在弁兵们前呼后拥中,坐滑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