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药录(藥録)
录存方剂的典籍。亦泛指现存的药方。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 稚川 求药録, 君平 问卜林。”
《国语辞典》:梦周公(梦周公)  拼音:mèng zhōu gōng
孔子对周公仰慕不已,沉浸周代典籍,经常梦到周公。语本《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以梦周公表示缅怀先贤,今多泛指作梦、梦境。如:「每次开会,总是有人在台下梦周公。」
《漢語大詞典》:总龟(總龜)
(1).古代对知识渊博者之誉称。 唐 颜真卿 《丽正殿学士殷君墓碣铭》:“ 贺 呼君为五总龟,以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有称库者……有称总龟者。”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义学之渊海,三藏之总龟。”
(2).用以称内容博大的典籍。
《漢語大詞典》:遗简(遺簡)
(1).指散失的书籍。 唐 王维 《京兆张公德政碑》:“其丞祕书也,闕文遗简,多在大家,虽为子孙之藏,密有缄縢之固,公不惮权贵,或抵或诱,尽归天阁。”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况旧刻之丛书,搜辑遗简,合成一集,其大小长短,装璜文饰,无一不相同。”
(2).指前代典籍。 唐 韦应物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汉 篋亡书已暗传, 嵩丘 遗简还能识。”
《國語辭典》:宝典(寶典)  拼音:bǎo diǎn
珍贵的书籍。南朝梁。江淹〈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殊命宝典,郁降云天。」
《漢語大詞典》:朝讲(朝講)
(1).谓法师在早课、晨参时讲开示。 唐 无可 《送契公自桂阳赴南海》诗:“中餐 湘 鸟下,朝讲海人来。”
(2).早晨对皇帝讲读经史典籍。明史·毛纪传:“郊祀毕,请勤朝讲。”
《漢語大詞典》:坟丘(墳坵)
三坟、九丘的并称。亦泛指古代典籍。 汉 应瑒 《文质论》:“览坟丘於皇代,建不刊之洪制。”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之一:“振鳞南海,濯翼清流。婆娑翰林,容与坟丘。”
坟墓。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哥哥若不到时,我灵车不动,不入坟坵。” 李冰 《你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诗:“如今你的坟坵象路碑一样屹立在这里,指引千万女孩向那幸福走去。”
《漢語大詞典》:司典
(1).掌管典籍。指史官。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 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
(2).掌管刑典的官吏。《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吕延济 注:“孟秋之月,凉风至,言将顺秋气而行杀罚。故主司告以详刑之事。”
《國語辭典》:瑶缄(瑤緘)  拼音:yáo jiān
1.瑶函。也作「瑶笺」。
2.藏书的玉匣。唐。温庭筠 老君庙诗:「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漢語大詞典》:青书(青書)
(1).道家的典籍。 南朝 梁简文帝 《仙客》诗:“青书长命籙,紫水芙蓉衣。”云笈七籤卷一○五:“乃东方岁星之大神也,以青华之芝见赐,出青书一卷,是紫微始青道经也。” 清 陈维嵩 《调笑令·咏古》词:“一幅青书鸞凤纸,为授真妃灵纪。”
(2).青色的字。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四折:“牌面上青书篆着的是 兜率宫 ,门额上金字鐫着的是 灵虚殿 。”
《漢語大詞典》:要典
重要的典籍。 清 王心敬 《〈李二曲集〉小引》:“除《自新説》《观感録》《关中书院会约》三种,乃先生手笔学髓,係先生传心要典,不敢妄有芟减,其餘学人所録先生答问之语,谨撮其要。”
分類:典籍
《漢語大詞典》:司籍
(1).管理典籍。文选·班固〈答宾戏〉:“ 刘向 司籍,辨章旧闻。” 李善 注引 项岱 曰:“司,主也。籍,书籍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岁借民力,条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 范文澜 注:“左传·昭公十五年:‘ 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此春秋司籍説所本。” 唐 刘知几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
(2).管理簿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育养婴儿》:“后建客堂,两廡各三楹,司籍、出纳、会计之事皆在焉。”
(3). 唐 代皇宫女官名。属尚仪院,掌四部经籍、笔札几案。 田汉 《谢瑶环》第一场:“天官尚书 梁王 武三思 ,左台殿中侍御史 徐有功 、尚仪院司籍 谢瑶环 同上, 武三思 正与 谢瑶环 争执中。”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國語辭典》:竹素园(竹素園)  拼音:zhú sù yuán
充满书籍的地方。比喻藏书众多。《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分類:典籍丰富
《國語辭典》:竹素  拼音:zhú sù
竹简和缣素,引申为书籍。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几堆竹素,二顷梅花。」
分類:史册书籍
《國語辭典》:神经(神經)  拼音:shén jīng
1.人体的感应组织,分布全身,主知觉、运动及联络各部器官相互间的关系。
2.指称精神失常,举止不合常理。如:「你发什么神经!大热天还穿棉袄!」
《漢語大詞典》:遗籍(遺籍)
亦作“ 遗藉 ”。
(1).指古代典籍。隶释·晋张平子碑:“仰鉴遗藉,驰心哲人。”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览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悽伤。”《孽海花》第十八回:“听説 东瀛 从前崇尚 汉 学,遗籍甚多,往往有中土失传之本,而彼国尚有流传。”
(2).指散失的书籍。魏书·释老志:“ 秦 肆其毒,灭於灰烬; 汉 採遗籍,復若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