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典则(典則)
(1).典章法则;准则。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貽厥子孙。” 孔 传:“典,谓经籍;则,法。”南齐书·东昏侯纪赞:“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 唐 杜甫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诗:“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躭文儒。” 清 纳兰性德 《自鸣钟赋》:“洵足媲铜仪玉簫,垂为典则而难改。”
(2).特指诗文等的法则、章法。隋书·经籍志一:“ 俭 又别撰《七志》……文义浅近,未为典则。”隶续·米巫祭酒张普题字 宋 洪适 释:“此碑字画放纵欹斜,略无典则,乃羣小所书。” 陈衍 元诗纪事·赵孟頫:“清容居士集: 松雪翁 诗法高踵 魏 晋 ,为律诗则专守 唐 法,故虽造次训答,必守典则。”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
《漢語大詞典》:典则俊雅(典則俊雅)
端庄高雅而标致。红楼梦第十四回:“一切张罗款待,都是 凤姐 一人周全承应……﹝ 凤姐 ﹞洒爽风流,典则俊雅,真是‘万緑丛中一点红’了,--那里还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