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其实(其實)  拼音:qí shí
真正、实在,指真实的情况。《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孩儿其实不认得爹娘,一时冲撞,望爹娘恕罪。」《红楼梦》第六四回:「其实给他看也倒没有什么,但只是嫌他是不是的写给人看去。」
《分类字锦》:有蕡其实(有蕡其实)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传蕡实猊。
分类:桃李
《漢語大詞典》:文过其实(文過其實)
文辞浮夸,不切实际。后汉书·冯衍传下:“ 显宗 即位,又多短 衍 以文过其实,遂废於家。”
《漢語大詞典》:谈过其实(談過其實)
犹言言过其实。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尝谓谈过其实,辨而非真。”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儒教传授,既欲神其事,故谈过其实。”
《國語辭典》:言过其实(言過其實)  拼音:yán guò qí shí
语本《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指言辞虚妄誇大,与事实不相符。《三国演义》第九六回:「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且住!说书的这话怕有些言过其实。」
《国语辞典》:过甚其实(过甚其实)  拼音:guò shèn qí shí
言语或行为誇张、过分,超过实际的情况。如:「你这样的形容法,未免太过甚其实了吧!」
《国语辞典》:誉过其实(誉过其实)  拼音:yù guò qí shí
声名超过了实质的才学、品德。《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制曰:「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也作「声过其实」、「声闻过情」。
《國語辭典》:名过其实(名過其實)  拼音:míng guò qí shí
名声超过实际。《韩诗外传》卷一:「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情行合名,祸福不虚至矣。」《晋书。卷三八。文六王传。齐王攸传》:「齐王名过其实,而天下归之。今自薨陨,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
《國語辭典》:名副其实(名副其實)  拼音:míng fù qí shí
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清史稿。卷四○五。吕贤其传》:「贤基品行端正,居官忠直,名副其实,即报可。」《歧路灯》第九○回:「就是那礼部门口有名的,也要名副其实。」也作「名符其实」。
分類:名声一致
《國語辭典》:名符其实(名符其實)  拼音:míng fú qí shí
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也作「名副其实」。
《國語辭典》:名副其实(名副其實)  拼音:míng fù qí shí
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清史稿。卷四○五。吕贤其传》:「贤基品行端正,居官忠直,名副其实,即报可。」《歧路灯》第九○回:「就是那礼部门口有名的,也要名副其实。」也作「名符其实」。
分類:名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