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披挂绰鎗(披挂绰鎗)  拼音:pī guà chuò qiāng
披上战袍,提起兵器,准备出战。《水浒传》第一五回:「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惧焉?』遂披挂绰鎗上马。」
《国语辞典》:实弹射击(实弹射击)  拼音:shí dàn shè jí
军事上各种轻重兵器或火炮,使用实弹打靶的练习。
《国语辞典》:盛食厉兵(盛食厉兵)  拼音:shèng shí lì bīng
充实粮食,磨利兵器。形容作好打仗的准备。《商君书。兵守》:「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
《国语辞典》:蒜瓣骨朵  拼音:suàn bàn gū duo
骨朵是古代一种兵器。用铁或坚木制成,其端首形如蒜头,故称为「蒜瓣骨朵」。「瓣」文献异文作「办」。《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忽见堂下紫衫银带锦衣花帽从者十数人,牵玉骢马一匹。一人上阶,手执蒜瓣骨朵,唱云:『请丞相上马。』」
《国语辞典》:弓折箭尽(弓折箭尽)  拼音:gōng zhé jiàn jìn
本指兵器皆已残破,无力战斗。引申为无计可施的意思。《景德传灯录。卷一七。福州罗山道闲禅师》:「今日拟打罗山寨,弓折箭尽也。」也作「弓折矢尽」。
《国语辞典》:弓折矢尽(弓折矢尽)  拼音:gōng zhé shǐ jìn
兵器残坏,无力战斗。《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沈斌弓折矢尽,终为国家效死耳。」也作「弓折箭尽」。
《国语辞典》:砍铁如泥(砍铁如泥)  拼音:kǎn tiě rú ní
形容兵器非常锋利。《三国演义》第四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也作「削铁如泥」。
分类:兵器锋利
《国语辞典》:砺兵秣马(砺兵秣马)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如:「敌我双方都已砺兵秣马,蓄势待发,战火随时有引发的可能。」也作「厉兵秣马」。
《国语辞典》:藉寇兵,赍盗粮(藉寇兵,赍盗粮)  拼音:jiè kòu bīng,jī dào liáng
把兵器献给匪徒,把粮食送给盗贼。比喻帮助了敌人而损害自己。《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国语辞典》:斩刈杀伐(斩刈杀伐)  拼音:zhǎn yì shā fā
作战时用兵器互相砍杀。宋。苏轼〈教战守策〉:「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国语辞典》:斩木为兵(斩木为兵)  拼音:zhǎn mù wéi bīng
斩削树木作为兵器。比喻武装起义。《文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
《漢語大詞典》:总戈成林(總戈成林)
聚集兵器可以成林。形容兵力强盛。宋书·桂阳王休范传:“练甲照水,总戈成林,劋此纤隶,何患不克。”
《国语辞典》:挡叉(挡叉)  拼音:dǎng chā
武器名。一种长兵器。上端中间为一利刃,左右横以弯股成多股叉形,可用来出击或防禦。《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一七回:「看后面时,那筛酒后生也拿条挡叉,随后赶来。」
《国语辞典》:不念荷戈  拼音:bù niàn hè gē
形容将领只顾自己的安乐,不体恤士兵扛著兵器的辛劳和安危。《六部成语注解。兵部》:「不念荷戈:管兵之官只图自己安逸,不想念拿著兵器巡守的兵丁之劳苦。」
《国语辞典》:兵尽器竭(兵尽器竭)  拼音:bīng jìn qì jié
士卒死尽,兵器耗绝。形容战败后的惨状。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兵尽器竭,毙于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