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镆耶
砺兵
余兵
竹枪
诘兵
标子
戎储
戎仗
三兵
桃杖
戈矢
伏钺
刀楯
良兵
金杵
《漢語大詞典》:镆耶(鏌耶)
泛指剑戟等兵器。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鏌耶之锋,冰销於倐忽。”参见“ 鏌鋣 ”。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镆铘(鏌鋣)
亦作“ 鏌邪 ”。亦作“ 鏌釾 ”。 即莫邪。剑、戟之属。常指利剑。或谓 春秋 吴 莫邪 善铸剑,故称。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成玄英 疏:“鏌鋣,古之良剑名也。昔 吴 人 干将 为 吴王 造剑,妻名 鏌鋣 ,因名雄剑曰干将,雌剑曰鏌鋣。” 唐 杨宇 《赠舍弟》诗:“袖里鏌鋣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閒休。” 碧野 《江汉行·纪南故城》:“这是干将?这是鏌鋣?这宝剑使人想起古代英雄为国征战的忠勇。”
分類:莫邪利剑
《國語辭典》:镆铘(鏌釾)  拼音:mò yé
古代的宝剑。参见「莫邪」条。《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选利器于良材,求镆铘于明智。」《幼学琼林。卷一三。器用类》:「剑有干将、镆铘。」
《漢語大詞典》:砺兵(礪兵)
磨快兵器。比喻作好战备。新唐书·文艺传下·吴武陵:“羣帅筑室礪兵,进窥 房 蔡 。”
《漢語大詞典》:余兵(餘兵)
(1).收藏的兵器。管子·问:“人有餘兵,诡陈之行,以慎国常。”
(2).犹残兵。史记·晋世家:“己巳,与 楚 兵合战, 楚 兵败, 得臣 收餘兵去。”史记·越世家:“ 越王 乃以餘兵五千人保栖於 会稽 。”战国策·齐策一:“ 楚 大胜 齐 ,其良士选卒必殪,其餘兵足以待天下。”
《漢語大詞典》:竹枪
亦作“ 竹鎗 ”。
(1).一种竹制的刺击兵器。宋史·外国传四·交阯:“兵器止有弓弩、木牌、梭枪、竹枪,弱不可用。” 明 苏伯衡 《谭济传》:“其子弟皆荷竹鎗、木橛而前,一昼夜得七千人。”
(2).指一种儿童玩具。
《漢語大詞典》:诘兵(詰兵)
整治兵器。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但知番戍远调,足辨目前,不思蒐乘詰兵,用图久计。”参见“ 詰戎治兵 ”。
分類:整治兵器
《漢語大詞典》:诘戎治兵(詰戎治兵)
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 明 张居正 《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詰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焉。”亦省作“ 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从南海子观大蒐》诗:“应知宸算远,不为詰戎来。” 梁启超 《外债平议》:“夫经武詰戎,虽为国家所当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为其限界。”
《國語辭典》:标子(標子)  拼音:biāo zi
1.民间互助会中填写标金的纸签。如:「等标子会齐了就开标。」
2.发标劲,有倔强脾气的人。《品花宝鉴》第三回:「蓉官吐了舌,说道:『好不怕人,这才算个标子。』」
《漢語大詞典》:标劲(標勁)
(1).谓摆阔气,讲排场。《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他本是个阔人,等到这笔昧心钱到手之后,越发闹起标劲来。” 朱自清 《初到清华记》:“一位清华学生在屋里只穿单大褂,将出门却套上厚厚的皮大氅。这种‘行’和‘衣’的路数,在当时却透着一股标劲儿。”
(2).谓倔强的脾气。 茅盾 《手的故事》:“‘谢谢二少爷,我不要保;我跟他们去!看他们敢--把我五马分尸么?’声音很尖脆,不像是五十多岁的老婆子。‘哈哈! 黄二姐 的标劲还像二十年前!’”
《漢語大詞典》:戎储(戎儲)
兵器储备。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故函夏以为宝饰,京关以为戎储。”南史·萧引传:“及 吕梁 覆师,戎储空匱,转 引 为库部侍郎,掌知营造。”
分類:兵器储备
《漢語大詞典》:戎仗
兵器,军械。周书·周惠达传:“ 惠达 营造戎仗,储积食粮,简閲士马,以济军国之务,时甚赖焉。”北齐书·循吏传·郎基:“ 基 奬励兵民,固守百餘日,军粮且罄,戎仗亦尽,乃至削木为箭,剪纸为羽。”
分類:兵器军械
《漢語大詞典》:三兵
三种兵器。指矛、戟、钺。《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 杨士勋 疏:“五兵者, 徐邈 云:‘矛在东,戟在南,鉞在西,楯在北,弓矢在中央。’”按:天子五鼓为东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黄鼓。诸侯三鼓者去黑黄二鼓,则知三兵当去楯及弓矢。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桃杖
用桃木作的兵器。古代用以辟邪。后汉书·礼仪志中:“苇戟、桃杖以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枚,青毡牀褥三具。”法苑珠林卷八七:“汝为儿子,逆天不孝,弃亲就僣同兇党,便捉 邦 ( 张邦 )头,以手中桃杖刺之。”
《漢語大詞典》:戈矢
戈和箭。亦泛指兵器。新唐书·哥舒翰传:“ 翰 以氊蒙马车,画龙虎,饰金银爪目,将骇贼,掎戈矢逐北。”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伏钺(伏鉞)
被处死。钺,古代兵器,形似板斧而大。 郭沫若 《船泊石城岛畔杂成》诗:“ 葡 人大副传佳话,曾作逋逃到此间。往日喧宾今伏鉞,春光先到岸头山。”
分類:处死兵器
《漢語大詞典》:刀楯
刀和盾牌。古代短兵器。毗耶娑问经卷上:“譬如国王住於城,怖畏他军,先作坑堑,周匝遶城,备具粮食、弓箭、刀楯种种器仗。”旧唐书·盛彦师传:“﹝ 盛彦师 ﹞便领众踰 熊耳山 南,傍道而止,令弓弩者夹路乘高,刀楯者伏於溪谷。令曰:‘待贼半渡,一时齐发,弓弩据高纵射,刀楯即乱出薄之。’”
《國語辭典》:良兵  拼音:liáng bīng
1.精良的兵器。《周礼。天官。内府》:「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唐。贾公彦。疏:「良兵,谓弓、矢、殳、矛、戈、戟五兵之良者。」
2.优良的军人。如:「在乡是良民,在营是良兵,这是每个国民应有的信念。」
分類:精良兵器
《漢語大詞典》:金杵
佛教传说中的降魔兵器。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什迦摩尼佛金铜瑞像碑》:“珠缨大士,登护法之筵;金杵神王,夹降魔之座。” 五代 齐己 《赠智满三藏》诗:“金杵力摧魔界黑,水精光透夜灯红。”
分類:佛教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