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点子(點子)  拼音:diǎn zi
1.液体的小滴。如:「雨点子」。
2.小的痕迹。如:「这衣服上有油点子,怎么洗也洗不掉。」
3.一点儿、一些。《红楼梦》第三八回:「你们看他可怜见的,把那小腿子脐子给他点子吃也就完了。」
4.计谋、主意。如:「你少出歪点子。」
5.猜字的隐语。《红楼梦》第六二回:「射覆从古有的,……底下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覆了一个『宝』字。」
6.古时卖香油者敲的一种铜制的钲。形状圆而有柄,俗称为「点子」。
《漢語大詞典》:窍眼(竅眼)
关键;要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所译的书,我都看过,除了天文我不懂,其餘那些声光电化的书,我都看遍了,都没有説的完备。説了一大篇,到了最紧要的窍眼,却不点出来。”
分類:关键要害
《漢語大詞典》:关籥(關籥)
亦作“ 关钥 ”。
(1).锁匙。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方,方尚必为关籥守之。”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关籥即管钥。”西京杂记卷六:“復入一户,石扉,有关钥。”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城有巨窟,严以关钥。”
(2).比喻控制,约束。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 弱冠知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邓玄茂 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何晏 、 邓颺 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
(3).犹关键。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故下云‘诚中形外’,‘心广体胖’,皆以明夫意为心身之关钥。”参见“ 关键 ”。
《國語辭典》:关键(關鍵)  拼音:guān jiàn
1.锁门的木栓。南朝梁。王筠〈开善寺碑〉:「妙门关键,辟之者既难。」
2.机关或事物的重要部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國語辭典》:觔节(觔節)  拼音:jīn jié
1.筋肉骨节。《西游记》第二回:「那魔王被悟空掏短胁,撞了裆,几下觔节,把他打重了。」也作「筋节」。
2.做事的条理、诀窍。如:「做事要懂得觔节,才能做得又快又好。」也作「筋节」。
《國語辭典》:筋节(筋節)  拼音:jīn jié
1.筋肉骨节。也作「觔节」。
2.筋骨强壮。《醒世恒言。卷三二。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生又是个书生,不是筋节的,一只手如何带得住。」
3.做事的条理、诀窍。《野叟曝言》第一八回:「我倒好心和他说正经话,教他筋节,他倒挺出这样死话来。」也作「觔节」。
《國語辭典》:契机(契機)  拼音:qì jī
转机,事物转化的关键。如:「危机即契机,就看你如何借力使力,化险为夷。」
《漢語大詞典》:关轴(關軸)
(1).机械装置上的转轴。 林纾 《〈百大家评选韩文菁华录〉序》:“ 汉 文能内转,若 张平子 之製浑天仪,关轴处中,莫究其巧。”
(2).比喻事物的关键。 章炳麟 《訄书·订孔》:“异时 老 墨 诸公,不降志於删定六艺,而 孔氏 擅其威。遭焚散復出,则关轴自持於 孔氏 。”
《漢語大詞典》:关鐍(關鐍)
犹关键。 林纾 《清学生刘君腾业暨未婚守节妻陈贞女合葬铭》:“为史论,论歷代兴亡,咸得其关鐍。”参见“ 关键 ”。
分類:关键
《國語辭典》:关键(關鍵)  拼音:guān jiàn
1.锁门的木栓。南朝梁。王筠〈开善寺碑〉:「妙门关键,辟之者既难。」
2.机关或事物的重要部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國語辭典》:诀窍(訣竅)  拼音:jué qiào
精要而巧妙的方法。《西游记》第三三回:「那小妖那知甚么诀窍,就于袖中取出两件宝贝。」《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他是没有见过什么大仗,呆做起来,所以不得诀窍。」
《漢語大詞典》:轴辖(軸轄)
关键。《参同契》卷下:“为己之轴辖,动静不竭穷。”一本作“ 枢辖 ”。
分類:关键
《國語辭典》:振裘持领(振裘持領)  拼音:zhèn qiú chí lǐng
比喻掌握事物的要点。汉。杨伦〈上书案坐任嘉举主罪〉:「臣闻春秋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南齐书。卷五六。倖臣传。史臣曰》:「长主君事,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逾漏。」
分類:抓住关键
《國語辭典》:腰眼  拼音:yāo yǎn
1.腰的后部,从颈下大椎骨数到第十九节的部位。
2.乐谱符号名。工尺谱中的板眼节奏符号,第一拍称板,第二拍之后称眼。起于眼后半拍的音。也称为「掣眼」、「侧眼」。
《国语辞典》:筋节儿(筋节儿)  拼音:jīn jie ér
关键。如:「这话正说到筋节儿上。」
分类:关键
《漢語大詞典》:砝马(砝馬)
亦作“ 砝码 ”。
(1).在天平、磅秤上用作重量标准的物体。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这是租簿,这是文券,这是收兑的天平,出入俱是一样,并没有第二副砝马。”
(2).比喻事物的关键或标准。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章:“我 马某 ,干过钱庄,开过当铺,在那买卖行里泡了半辈子,总算把这发财的砝码摸准了。”
《漢語大詞典》:过筋过脉(過筋過脉)
节骨眼;关键。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 夏完淳 :刚才所说的话,正是过筋过脉的地方,很要紧。”亦作“ 过经过脉 ”。 李劼人 《暴风雨前》第四部分三:“你哥哥毫不留心家事,有时向他说点过经过脉的话,他总是一百个不开腔。”
分類:关键四部
《漢語大詞典》:窍要(竅要)
关键;要害。 蔡元培 《敬告全国同胞》:“时局之窍要何在?曰:民军之起也,号曰讨 袁 , 袁 去而民军之目的达,战祸熄矣。”
分類:关键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