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关永杰(?年—1642年),字岳华,号人孟,陕西巩昌府陇西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关永杰出身世袭百户家庭,相貌奇伟,很像画像中的关公。他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陕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进士,吏部观政后,五年授开封府推官,六年任河南乡试同考官,举卓异,不久丁忧归乡。九年起补绍兴府推官,十二年升兵部武选司主事,十三年升河南按察司佥事,同年丁忧去职。丧期过后,督师杨嗣昌见他有才干,举荐用于军前,任为河南睢陈兵备佥事,驻于陈州。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率军攻击陈州,关永杰与知州侯君擢、乡绅崔泌之、举人王受爵等率士民分守。顺军派人来劝降,永杰斩来使,将其头挂在城头上。顺军大怒,一举攻下陈州。永杰在战中被俘虏,大骂不止,被乱刀杀死。明朝追赠他为光禄寺卿。
《国语辞典》:个案(个案)  拼音:gè àn
将服务对象做一案件,包括案主本身及其有关人员在内,以建立对案主及其问题个别分析和服务的整体性资料。
《國語辭典》:对质(對質)  拼音:duì zhí
数人共犯一案,预审时令各犯及證人互相质问应答,以證其是否同谋,称为「对质」。亦泛指与问题互相关连的各方当面对證。《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廉使叫押到尸场上认领父亲尸首。取出佥事对质一番。」
《漢語大詞典》:查关(查關)
海关人员检查过往行人和货物。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第二天午后,茶房匆匆跑来了,在房外用手招我说:‘查关!开箱子去。’……他一动手,我立刻觉得 香港 和 广州 的查关的不同。”
《國語辭典》:传票(傳票)  拼音:chuán piào
1.法律上指诉讼过程中,法院或检察机关传唤诉讼当事人或关系人所签发的法定正式凭据。如:「法院传票」。
2.会计工作中作为登记或审核帐目的凭据。如:「商校的珠算课程,都有算传票的实习。」
《國語辭典》:拘票  拼音:jū piào
法律上指拘提诉讼关系人到法院的凭票。也作「提票」。
《漢語大詞典》:拘传(拘傳)
司法机关强制传唤有关人到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没有被逮捕、拘留的刑事被告人,经过合法传唤而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的,可以拘传。民事案件中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合法传唤,而无正当理由拒绝到庭的,人民法院也可以拘传。
《漢語大詞典》:扩大会议(擴大會議)
除原有成员外吸收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人民日报》1987.1.17:“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举行扩大会议。”如:常委扩大会议;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漢語大詞典》:蔓引株求
寻根究底。谓一人犯罪而追索株连有关人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奉命今将逆党搜,须得你蔓引株求。”亦作“ 蔓引株连 ”。《天雨花》第八回:“御史等体上天好生之德,也不须蔓引株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