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六幽
指天地四方。《文选·班固〈典引〉》:“神灵日照,光被六幽。” 蔡邕 注:“六幽,谓上下四方也。”《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朕闻明君之德,啟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 李贤 注:“六幽谓六合幽隐之处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无爽。”
《漢語大詞典》:六计(六計)
(1).古代考察官吏的六项内容。《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灋,六曰廉辨。” 贾公彦 疏:“六者不同,既以廉为本,又计其功过多少而听断之,故云六计。”廉,考察。 清 钱谦益 《刑科给事中薛大中父约赠征仕郎制》:“本六计之弊廉能,又以清白训子。” 清 赵翼 《芸浦奉命来抚江南》诗:“民庆二餔长有托,吏遵六计未全违。”
(2).指六出奇计。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凡六出奇计,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祕,世莫能闻也。” 元 陈基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诗:“六计西来思挠 楚 ,三军左袒欲安 刘 。”
(2).指六出奇计。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凡六出奇计,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祕,世莫能闻也。” 元 陈基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诗:“六计西来思挠 楚 ,三军左袒欲安 刘 。”
《漢語大詞典》:六管
见“ 六筦 ”。
《骈字类编》:六柱
宋史仪卫志次閤帅二人领内给使十八人夹车六柱二扇内给使执
又乐志见二弦下 挚虞观鱼赋六柱俱起参构横罗
又乐志见二弦下 挚虞观鱼赋六柱俱起参构横罗
《漢語大詞典》:六等
(1).六个等级。(1)谓爵位有六级。《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2)谓国君任用官吏分六等级。 汉 贾谊 《新书·官人》:“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师,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廝役。”(3)谓人之品行有善、信、美、大、圣、神六等。《孟子·尽心下》“ 乐正子 二之中四之下也” 汉 赵岐 注:“人有是六等, 乐正子 能善能信,在二者之中、四者之下也。”
(2).指圭上所画的色彩为六行。《礼记·杂记下》:“《赞大行》曰: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博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玉也,藻三采六等。” 孔颖达 疏:“三采,朱、白、苍也。六等,六行也。谓画上三色,每色为二行,是三采六等。”
(2).指圭上所画的色彩为六行。《礼记·杂记下》:“《赞大行》曰: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博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玉也,藻三采六等。” 孔颖达 疏:“三采,朱、白、苍也。六等,六行也。谓画上三色,每色为二行,是三采六等。”
《骈字类编》:六所
汉书五行志罢雍五畤诸旧祀凡六所
《骈字类编》:六秩
于邵汉源县令厅壁记国家坐进此道至于忧勤爰增六秩以劝能者
《骈字类编》:六湾(六湾)
明一统志六湾龙神庙在莱州府城北三十里庑下有潭水渟滀而静深世传有龙潜焉又西有五龙祠祷雨皆应
《漢語大詞典》:六纪(六紀)
(1).指封建社会中的六种伦常关系。 汉 班固 《白虎通·三纲六纪》:“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礼记·乐记》“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引《礼纬含文嘉》:“六纪,谓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叙,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是六纪也。” 明 宋濂 《默斋铭》:“维人之生,内则五性七情,外则三纲六纪。”
(2).传说自 遂人氏 至 伏羲氏 凡六纪。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六艺论》又云:‘ 遂皇 之后,歷六纪九十一代至 伏牺 ,始作十二言之教’……案,《广雅》云:‘一纪,二十七万六千年。’ 方叔机 注《六艺论》云:‘六纪者,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连通纪、序命纪,凡六纪也。’”
(2).传说自 遂人氏 至 伏羲氏 凡六纪。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六艺论》又云:‘ 遂皇 之后,歷六纪九十一代至 伏牺 ,始作十二言之教’……案,《广雅》云:‘一纪,二十七万六千年。’ 方叔机 注《六艺论》云:‘六纪者,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连通纪、序命纪,凡六纪也。’”
《漢語大詞典》:六寝(六寢)
古天子的宫寝有六:路寝一,小寝五。《周礼·天官·宫人》:“掌王之六寝之脩。” 郑玄 注:“六寝者,路寝一,小寝五。《玉藻》曰:‘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是路寝以治事,小寝以时燕息焉。” 宋 王安石 《英德殿上梁文》:“松茂献两宫之寿,椒繁占六寝之祥。” 宋 秦观 《代贺皇太妃受册表》:“晨昏共养之礼,简在两宫;动静谦肃之风,形於六寝。” 宋 陆游 《皇帝御正殿贺皇后笺》:“内腾六寝之欢,外副万方之望。”
《漢語大詞典》:六雄
(1).指 战国 时 韩 、 赵 、 魏 、 燕 、 齐 、 楚 六国。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诗之三:“六雄互欲吞诸国,四海终须作一家。”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又观世之学者,或耽玩一经,或专精一史。谈《春秋》者,则不知 宗周 既陨,而人有六雄。”
(2). 唐 代以 郑 、 陕 、 汴 、 绛 、 怀 、 魏 六州,为形势重要之地,称为“六雄”。 唐 开元 中,将境内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以外,以近畿为四辅,其余州县依其地理条件、户口多寡,分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各种等级。《新唐书·韦处厚传》:“ 处厚 乃置六雄、十望、十紧等州,悉补别驾,由是流品澄别。”参阅《通典·职官·州郡下》。
(2). 唐 代以 郑 、 陕 、 汴 、 绛 、 怀 、 魏 六州,为形势重要之地,称为“六雄”。 唐 开元 中,将境内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以外,以近畿为四辅,其余州县依其地理条件、户口多寡,分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各种等级。《新唐书·韦处厚传》:“ 处厚 乃置六雄、十望、十紧等州,悉补别驾,由是流品澄别。”参阅《通典·职官·州郡下》。
《骈字类编》:六庙(六庙)
礼记王制见五庙下始宋史礼志按尧舜禹皆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 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太祖与文王武王也 元史祭祀志至元十八年三月十一日尚书段那海文太常礼官奏曰始议七庙除正殿寝殿正门东西门已建外东西六庙不须更造馀依太常寺新图建之遂为前庙后寝庙分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