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六面
汉书司马相如传击灵鼓注灵鼓六面击之所以警众也 宋书乐志八音四曰革革鼓也鼗也节也大曰鼓小曰拣又曰应应劭风俗通曰不知谁所造以桴击之曰鼓以手摇之曰鼗鼓及鼗之八面者曰雷鼓雷鼗六面者曰灵鼓灵鼗四面者曰路鼓路鼗库宋史舆服志今后诸门轮差人员依时转铜契入赴 勘同其铁牌只请人自执在外仗止宿夲库依漏刻发钥匙付外仗验诸人铁牌给付候开门讫却执铁牌纳钥匙诸出铜契至晚却依上请纳其开门朝牌六面亦随铜契依旧发放 急就篇急就奇觚与众异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盖简属也孔子叹觚即此之谓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
分类:六面
《国语辞典》:四六面体(四六面体)  拼音:sì liù miàn tǐ
一种等轴晶系结晶形体,由24个等腰三角形面合成。
《国语辞典》:平行六面体(平行六面体)  拼音:píng xíng liù miàn tǐ
六个平面合成的形体,其内的相对诸面都互相平行。如长方体、斜方柱等。
《国语辞典》:六面体(六面体)  拼音:liù miàn tǐ
由六个平面所围成的立体形状,称为「六面体」。
《漢語大詞典》:三头六面(三頭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清 李渔 《风筝误·释疑》:“究竟不得明白,方纔在这边三头六面,认将出来,方纔晓得是这本新戯。”
分類:众人或有
《國語辭典》:三对六面(三對六面)  拼音:sān duì liù miàn
谈判或交割事情时,会同当事双方及见證人在旁。《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既然事有实据,你越不消打了,快著人唤了你丈母来,三对六面的审问,叫他没有话说。」
《漢語大詞典》:六面印
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一种私印。流行于 南北朝 。呈“凸”字形,印鼻端刻有一小印,其馀五面也刻有印文。因专用于书信,故在姓名下常附加“印信”、“启事”、“白笺”等字样。 明 清 后,正方或长方印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也称“六面印”。
《漢語大詞典》:六纛
(1).六面军中大旗。 唐 节度使军中所用。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太平御览卷三三九引太白阴经:“古者天子六军,诸侯三军;今天子十二,诸侯六军,故纛有六以主之。” 唐 白居易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诗:“六纛双旌万铁衣, 并 汾 旧路满光辉。”
(2).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唐 张籍 《将军行》:“ 蓬莱殿 前赐六纛,还领禁兵为部曲。”
《國語辭典》:立方  拼音:lì fāng
1.立体的正方形。如长宽高都是一公尺则为一立方公尺,馀类推。
2.某数自乘三次的乘积,称为该数的立方。如2乘以2再乘以2等于8,故8为2的立方。也称为「三次方」,如8等于2的三次方。
《漢語大詞典》:灵鼓(靈鼓)
六面鼓。《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 郑玄 注:“灵鼓,六面鼓也。” 汉 张衡 《东都赋》:“撞洪鐘,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礚隐訇。” 隋 卢思道 《驾出圜丘》诗:“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 宋 苏轼 《渚宫》诗:“ 楚王 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分類:六面
《国语辞典》:秤砣  拼音:chèng tuó
杆秤与戥秤所用的金属重锤。多为六面棱柱或立方体,悬挂在秤杆一端,可左右移动以量轻重。也称为「秤锤」。
《國語辭典》:除红捉绿(除紅捉綠)  拼音:chú hóng zhuō lǜ
红绿,骰子上点数的颜色。除红捉绿指赌博。《石点头》第一○回:「自己做鸨儿管家,又开赌场。嫖客到来,乘便就除红捉绿。」
六面尊
【佛学大辞典】
(明王)降阎魔尊与大威德明王,谓之六足尊。又曰六面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