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公车上书(公車上書)
(1). 汉 制,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史记·滑稽列传》:“ 朔 初入 长安 ,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2).指 清 末一历史事件。公元1895年( 清 光绪 二一年)4月, 清 政府在 中 日 甲午战争中失败,派 李鸿章 赴 日 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 康有为 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当时正在 北京 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 康有为 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馀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2).指 清 末一历史事件。公元1895年( 清 光绪 二一年)4月, 清 政府在 中 日 甲午战争中失败,派 李鸿章 赴 日 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 康有为 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当时正在 北京 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 康有为 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馀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漢語大詞典》:鸡公车(雞公車)
亦作“鷄公车”。 方言。独轮手推车。 郭沫若 《初出夔门》一:“当时的东大路是要经过 永川 、 荣昌 、 隆昌 、 内江 、 资中 、 资阳 、 简阳 等地的,交通机关是原始的鸡公车(在小小的独轮车上安一把坐椅,坐者向前,推者在后)、肩舆和溜溜马,回到 成都 要费十天工夫。” 季冠武 等《渡江侦察记》第三章:“撑着红纸阳伞的 刘队长 穿戴得像回娘家的新媳妇,端坐在鸡公车上。一个游击队员扮成脚伕吱吱呀呀地推着在山间公路上行走。”
分類: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