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刻
公正严刻。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公刻之政,宜於纠姦,以之治边则失众。”
分類:公正严刻
《漢語大詞典》:清身
谓清廉公正,以身作则。魏书·韩均传:“ 均 清身率下,明为耳目,广设方略,禁断姦邪。”梁书·萧洽传:“﹝ 洽 ﹞清身率职,馈遗一无所受,妻子不免飢寒。”
《國語辭典》:偏心  拼音:piān xīn
偏袒一方,对某一方存私心。《西游记》第一四回:「我们这一国君王,偏心无道,只喜得是老爷等辈,恼的是我们佛子。」《红楼梦》第七一回:「前儿你姊妹们和宝玉都拣了,如今也叫你们拣拣,别说我偏心。」
《漢語大詞典》:平谳(平讞)
谓公正审定罪案。宋史·循吏传·高赋:“庶专平讞,使民不寃。”
《漢語大詞典》:平干(平幹)
公正干练。北齐书·循吏传·宋世轨:“时大理正 苏珍之 亦以平干知名。寺中为之语曰:‘决定嫌疑 苏珍之 ,视表见里 宋世轨 。’时人以为寺中二絶。”
分類:公正干练
《漢語大詞典》:清当(清當)
(1).清雅精当。三国志·魏志·袁涣传“﹝ 侃 ﹞歷位郡守尚书” 裴松之 注引《袁氏世纪》:“ 侃 字 公然 ,论议清当,柔而不犯,善与人交。”
(2).清明公正。世说新语·言语“ 嵇中散 语 赵景真 ” 刘孝标 注引 晋 嵇绍 《赵至叙》:“ 孟元基 辟为 辽东 从事,在郡断九狱,见称清当。”
《國語辭典》:公生明  拼音:gōng shēng míng
公正能明察事理。语出《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后来旧衙署堂前常刻立「公生明」一石,以警戒官吏。
《漢語大詞典》:公慎
公正谨慎。 唐 陈子昂 《座右铭》诗:“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分類:公正谨慎
《漢語大詞典》:阿枉
(1).偏私不公正。后汉书·第五伦传:“ 伦 平銓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周书·苏绰传》:“唯当率至公之心,去阿枉之志,务求曲直,念尽平当。”
(2).枉曲,不分曲直是非。 唐 元稹 《卢士玫权知京兆尹制》:“尹正非人,则贤不肖阿枉;奏覆隔塞,则上下不通。”
《漢語大詞典》:审端(審端)
(1).检查修正。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 孔颖达 疏:“令农夫皆修理地之封疆,审正田之径路及田之沟洫,故云‘审端径术’。”
(2).详尽公正。《南齐书·明帝纪》:“食惟民天,义高 姬 载,蚕实生本,教重 轩 经,前哲盛范,后王茂则,布令审端,咸必由之。”
《漢語大詞典》:公涂(公塗)
公正之道。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值心而言,则言无不是;触情而行,则事无不吉。”《晋书·阮种传》:“贤臣之於主,进则忠国爱人,退则砥节洁志,营职不干私义,出心必由公涂。”
分類:公正
《漢語大詞典》:的正
正确公正。《朱子全书》卷二八:“万物至此,收歛成实,事理至此,无不的正。”
分類:正确公正
《漢語大詞典》:枉曲
谓违法曲断;不公正。后汉书·王符传:“中才以上,足议曲直,乡亭部吏,亦有任决断者,而类多枉曲,盖有故焉。” 宋 范仲淹 《奏灾异后合行四事》:“州县长吏及刑狱法官有用法枉曲侵害良善者,具事状奏闻。”
《漢語大詞典》:心秤
比喻公正之心。谓其平如秤,故云。 唐 黄滔 《与南海韦尚书启》:“将以鏘履声而朝紫殿,扩心秤而啟洪钧。” 唐 李潜 《和主司王起》:“文学宗师心秤平,无私三用佐贞明。”
分類:公正
《漢語大詞典》:平吏
公正的官吏。管子·明法解:“平吏之治官也,行法而无私,则姦臣不得其利焉。”
分類:公正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