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220 【介绍】: 三国时右扶风郿县人,字孝直。汉献帝建安初入蜀依刘璋,为新都令。奉命邀刘备入蜀,并陈取益州之策。备据益州,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倚为谋主。用其策攻杀魏将夏侯渊,夺取汉中。备称汉中王,以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曾与诸葛亮等共造《蜀科》。卒谥翼。
全三国文·卷六十
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入蜀依刘璋,为新都令,后署军议校尉。先主定蜀,以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及为汉中王,进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谥曰翼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250—约311 【介绍】: 西晋荥阳中牟人,字正叔。潘岳从子。少有清才,以文章见知。初应州辟。武帝太康中举秀才,迁太常博士。惠帝元康中出为宛令,有惠政。赵王司马伦篡位,齐王司马囧起兵,尼奔归,囧引为参军,与谋时务,兼掌书记。事平,封安昌公,累迁太常卿。洛阳将没,携家欲还乡,道病卒,年六十余。与潘岳以文学齐名,时称“两潘”。今有《潘太常集》辑本。
全晋文
尼字正叔,岳从子,汉尚书右丞勖孙。太康中举秀才,为太常博士,历高陵令淮南王允镇东参军。元康初拜太子舍人,除宛令,入补尚书郎,转著作郎。赵王伦篡位,引疾去。齐王囧引为参军,封为安昌公,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侍中秘书监。永兴末为中书令。永嘉中迁太常卿。有集十卷。
刘遐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6 【介绍】: 东晋广平易阳人,字正长。果毅勇壮。时天下大乱,遐为坞主,拥众自守。冀州刺史邵续深器之,以女嫁之。遐间道遣使受晋元帝节度,以为龙骧将军、平原内史。明帝太宁初,以平王含功封泉陵公。迁散骑常侍、徐州刺史。
全晋文
遐为尚书仆射,永和初为吏部尚书。(见褚裒传。)有集五卷。(案《晋书》别有刘遐传,非即此,《通典》一百四,右将军王遐司马刘昙父名遐,未审即其人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5—426 【介绍】: 北魏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字玄则。任后燕慕容宝为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后归魏,道武帝仍拜为尚书左丞。明元帝即位,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决庶狱,号为公正。泰常初,平丁零翟猛雀起事。太武帝即位,出为相州刺史,在官扶弱抑强,进善黜恶。卒于州。
陈拟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60 【介绍】: 南朝陈吴兴人,字公正。陈武帝疏属。从陈霸先征交阯,讨侯景。为罗州刺史。梁敬帝绍泰二年,除员外散骑常侍,监南徐州。入陈,封永脩县侯。除轻车将军,南徐州刺史。陈文帝时,位至丹阳尹,通直散骑常侍。卒谥定。
郑译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91 【介绍】: 隋荥阳开封人,字正义。郑孝穆子。幼聪颖,博览群书,工骑射,尤善音律。在北周以给事中士起家,累迁至内史上大夫,封沛国公。与杨坚有同学之旧,倾心结纳。性轻险,贪赃纳贿,坚阴疏之。及入隋,以定策功加赏赐而未委重任,卒于岐州刺史任。尝奉诏参与撰律令。又参与议定乐,名《乐府声调》,凡八卷,已佚。
全隋文·卷二十三
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北齐光州刺史述祖从孙。周武帝时,为给事中士,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尚梁安公主。历御正下大夫、太子宫尹,赐爵开国子,坐事除名。宣帝即位,拜开府、内史下大夫,封归昌县公,迁内史上大夫,进封沛国公,复坐事除名。大象中,文帝矫诏,复以为内史上大夫,寻拜柱国相府内史,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进上柱国。及受禅,废归第。复投开府、隆州刺史。徵还,复迁岐州刺史。开皇十一年卒,谥曰达。有《乐府声调》六卷,又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东解人,字公正。柳机从子。在北周以明经擢第入仕。隋文帝开皇初历兵部,司勋二曹侍郎。善谈谑,有雅望,酗酒而不乱。诏令接对来使。出为肃州、息州刺史,有惠政。炀帝时拜齐王长史,王擅宠,放纵左右,謇之不能匡正。王得罪而謇之坐除名。后以事戍岭南。卒年六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9 【介绍】: 唐相州洹水人。隋文帝仁寿中,与兄杜正玄、杜正藏均以秀才擢第。善属文,深明佛经。高祖武德中,为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李世民表值秦王府文学馆。太宗贞观时,以魏徵荐,迁兵部员外郎。累迁给事中、中书侍郎,论事称旨。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同以敢于直谏为太宗赞许。旋为太子左庶子,坐事流驩州。久之,授郢、石二州刺史。高宗显庆元年,擢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年,拜中书令。三年,坐与李义府不协,出为横州刺史。有《春坊要录》及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西南)人。隋仁寿中,以秀才擢第。入唐,太宗召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627),擢兵部员外郎。累迁中书侍郎,兼太子左庶子。高宗显庆元年(656),改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年,兼度支尚书,迁中书令,封襄阳公。三年,出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正伦善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思恭谓人曰:“与杜公评文,今日觉吾文顿进。”《新唐书·艺文志》二、三、四分别著录《春坊要录》4卷、《百行章》1卷、文集10卷,俱佚。《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
正伦。相州洹水人。高祖朝历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贞观中累迁中书侍郎。赐爵南阳县侯。显庆初累授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兼太子宾客宏文馆学士。封襄阳县公。三年出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
《國語辭典》:持正不阿  拼音:chí zhèng bù ē
坚守正道,而不逢迎曲从。《明史。卷一八一。徐溥等传。赞曰》:「王鏊、刘忠持正不阿,奉身早退。」
《國語辭典》:秦镜高悬(秦鏡高懸)  拼音:qín jìng gāo xuán
秦镜,明镜。能分辨是非、善恶。参见「秦镜」条。秦镜高悬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或办事明察秋毫,公正无私。也作「明镜高悬」。
《國語辭典》:秦镜(秦鏡)  拼音:qín jìng
传说秦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鉴别人心邪正。见《西京杂记》卷三。后用以指明镜,能分辨是非、善恶。唐。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诗:「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唐。元稹〈谕宝〉二首之二:「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國語辭典》:清官难断家务事(清官難斷家務事)  拼音: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
(谚语)家庭纠纷繁琐复杂,即使是公正廉洁的官吏也难以论断是非。如:「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他们自家的事情,还是别插手的好。」《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自古道:『清官难断家务事』。」《红楼梦》第八○回:「实是俗语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此时正是公婆难断床帏事了。」
《漢語大詞典》:局气
公平;公正;守规矩;讲道理。例如:说话、办事局气着点儿。
《國語辭典》:夹磨(夾磨)  拼音:jiá mo
北平方言:(1)折磨、虐待。(2)严格的培训、磨练。(3)诈骗。
《漢語大詞典》:末衡
谓观察了解事物持平公正,不带偏见。管子·宙合:“讂充末衡,易政利民……讂充言心也,心欲忠;末衡言耳目也,耳目欲端。”
《國語辭典》:明镜高悬(明鏡高懸)  拼音:míng jìng gāo xuán
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或办事明察秋毫,公正无私。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呀,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三侠五义》第八四回:「望乞众位大人明镜高悬,细细详查是幸。」也作「高抬明镜」、「秦庭朗镜」、「秦镜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