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韩公子斸牡丹


《唐国史补》卷中
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馀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令斸去,曰:「吾岂效儿女子耶?」

例句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罗隐 牡丹花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天宝上·金衣公子〉
明皇每于禁苑中,见黄莺,常呼之为金衣公子。
典故
宋玉词翰
 
兰台公子

相关人物
宋玉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风赋〉~58~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典故
子牟存阙下
 
子牟心
 
子牟意
 
子牟恋
 
子牟眷魏阙
 
心存阙
 
心居魏阙
 
心魏阙
 
忘魏阙
 
恋魏阙
  
相关人物
公子牟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9~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柰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矣。

简释

子牟恋:喻指官吏眷恋朝廷。唐武元衡《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


例句

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令狐楚 王昭君

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 元结 忝官引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刘长卿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君居洞庭日,诗句满魏阙。 刘驾 送李殷游边

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 严维 韦情献相公

回瞻魏阙路,空复子牟心。 孟浩然 初下浙江舟中口号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 崔湜 襄城即事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张九龄 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

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

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李白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 李华 咏史十一首之四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丹心悬魏阙,往事怆甘棠。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杜甫 晴二首之二

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 杜甫 送李卿晔

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 武元衡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王昌龄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 皇甫曾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

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窦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大哉环海晏,不笇子牟心。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罗隐 下第作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

山遮魏阙路,日隐洛阳云。 耿湋 赴许州留别洛中亲故

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 蒋防 藩臣恋魏阙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 贯休 送崔使君

谁言魏阙下,自有东山幽。 郎士元 题刘相公三湘图

谁见子牟意,悁劳书魏阙。 钱起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

魏阙贲翘楚,此身长弃捐。 钱起 海畔秋思

魏阙辞花绶,春山有杏田。 钱起 送宋征君让官还山

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 钱起 送卫功曹赴荆南

千里趋魏阙,一言简圣聪。 钱起 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定知怀魏阙,回首海西头。 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 韩偓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征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

魏阙心犹系,周才道岂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典故
相关人物
公子侧(子反)
 
婴齐(子重)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成公·传七年〉~444~
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

例句

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典故
千首傲王侯
 
谁人得似张公子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二〈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芳草何年恨始休】。睫在眼前长不见【睫在眼前犹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道非身外欲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典故 
秦川公子

参考典故
王粲


《昭明文选》卷三十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王粲·序》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例句

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 杜甫 地隅

典故
四佳公子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赵胜(平原君)
 
魏无忌(信陵君)


《汉书》卷九十二〈游侠列传〉~3697~
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桓文之后,大夫世权,陪臣执命。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衡,力政争彊。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戮将专师,以赴平原之急: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扼腕而游谈者,以四豪为称首。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战奉上之义废矣。
典故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国魏·曹子建(植)《公宴诗》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唐·李善注:「公子,谓文帝,时武帝在,谓五官中郎也。」

例句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典故  
信陵家世
  
相关人物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唐·司马贞《索隐述赞》:「信陵下士,邻国相倾。以公子故,不敢加兵。颇知朱亥,尽礼侯嬴。遂却晋鄙,终辞赵城。毛、薛见重,万古希声。」

例句

忽乃异群萃,高歌信陵门。信陵好宾客,清夜开华轩。 储光羲 舟中别武金坛

日入信陵宾馆静,赠君闲步月明中。 刘商 赠严四草履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 刘言史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刘长卿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狼籍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李白 侠客行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李白 梁园吟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王昌龄 答武陵田太守

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皇甫曾 送王相公赴幽州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秦韬玉 吹笙歌

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贯休 别卢使君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韦庄 忆昔

曾是信陵门下客,两回相吊不胜悲。 韩翃 梁城赠一二同幕

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韩翃 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高适 古大梁行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高适 题李别驾壁


《抱朴子》卷十七〈内篇·登涉〉~278~
抱朴子曰:「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山中夜见火光者,皆久枯木所作,勿怪也。山中夜见胡人者,铜铁之精。见秦者,百岁木之精。勿怪之,并不能为害。山水之閒见吏人者,名曰四徼,呼之名即吉。山中见大蛇著冠帻者,名曰升卿,呼之即吉。山中见吏,若但闻声不见形,呼人不止,以白石掷之则息矣;一法以苇为矛以刺之即吉。山中见鬼来唤人,求食不止者,以白茅投之即死也。山中鬼常迷惑使失道径者,以苇杖投之既死也。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称当路君者,狼也。称令长者,老狸也。卯日称丈人者,兔也。称东王父者,麋也。称西王母者,鹿也。辰日称雨师者,龙也。称河伯者,鱼也。称无肠公子者,蟹也。……但知其物名,则不能为害也。」

例句

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唐彦谦

典故
相关人物
小白
 
公子纠
 
齐襄公


《韩非子》卷八《说林下》
管仲、鲍叔相谓曰:『君乱甚矣,必失国。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非公子纠则小白也,与子人事一人焉,先达者相收。』管仲乃从公子纠,鲍叔从小白。国人果弑君,小白先入为君,鲁人拘管仲而效之,鲍叔言而相之。

例句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王维 酌酒与裴迪

典故
颜氏公子


《周易》卷八《系辞下》
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例句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 杜甫 酿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典故
相关人物
叶公子高


《庄子》内篇·卷二中《人间世》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慄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唐·成玄英疏:「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询道情切,达照此怀也。」

例句

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宋之问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二首

清洛饮冰添苦节,碧嵩看雪助高情。 白居易 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

小臣诚小心,奉命如煎熬。饮冰不待夕,驱马凌晨皋。 舒元舆 坊州按狱

为郡东吴秪饮冰,琐闱频降凤书徵。 郑谷 献制诰杨舍人

典故
张公子

相关人物
刘鷔(汉成帝)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
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先是有童谣曰:「燕燕,尾涏涏,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成帝每微行出,常与张放俱,而称富平侯家,故曰张公子。

例句

本是张公子,曾名萼绿华。 李贺 答赠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杜牧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

好去张公子,通家别恨添。 杜甫 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貂裘玉食张公子,炰炙熏天戟门里。 钱起 秋霖曲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骆宾王 帝京篇

《漢語大詞典》:金衣公子
(1).黄莺的别名。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金衣公子:“ 明皇 每於禁苑中见黄鶯,常呼之为金衣公子。” 清 张潮 《花鸟春秋》:“金衣公子歷聘于柳。”
(2).曲牌名。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牛小姐见面》、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均有用此曲牌谱的曲子。
《國語辭典》:魏阙(魏闕)  拼音:wèi què
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悬示法令的地方。后亦作为朝廷的代称。《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书室曰芸窗,朝廷曰魏阙。」
《漢語大詞典》:魏阙心(魏闕心)
谓身居江湖而心向朝廷。语本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宋 范成大 《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诗:“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 江 行魏闕心。” 宋 刘辰翁 《行香子·迭韵》词:“叹魏闕心,磻石魄, 汨罗 身。”
分類:江湖朝廷
《漢語大詞典》:七奔
左传·成公七年:“ 子重 子反 於是乎一岁七奔命。”谓一岁中七次奔走应命。后以“七奔”谓一再奔波。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密涂亘万里,寧岁犹七奔。” 唐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
《漢語大詞典》:秦公子
指 东汉 王粲 。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序》:“ 王粲 ,家本 秦川 ,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唐 杜甫 《地隅》诗:“丧乱 秦公子 ,悲凉 楚大夫 。”
分類:王粲
《漢語大詞典》:魏公子
(1).指 信陵君 。 唐 高适 《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 鲁 伯禽 ,宾客争过 魏公子 。” 唐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 魏公子 ,相顾不相疑。”
(2).指 魏文帝 曹丕 。 唐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 魏公子 ,復忆 李将军 。” 赵殿成 笺注:“ 魏公子 ,谓 魏文帝 。 曹子建 《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李善 註:‘公子谓 文帝 ,时 武帝 在,为五官中郎也。’”
《漢語大詞典》:信陵
见“ 信陵君 ”。
《國語辭典》:信陵君  拼音:xìn líng jūn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國語辭典》:信陵君  拼音:xìn líng jūn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國語辭典》:无忌(無忌)  拼音:wú jì
1.没有猜忌。《三国志。卷四三。蜀书。吕凯传》:「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
2.毫无忌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3.没有忌讳。如:「童言无忌」。
《國語辭典》:无肠公子(無腸公子)  拼音:wú cháng gōng zǐ
螃蟹。《抱朴子。内篇。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唐彦谦〈蟹〉诗:「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分類:
《國語辭典》:先达(先達)  拼音:xiān dá
有学问、道德的前辈。因先我而闻道,故称为「先达」。《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出场来将考卷誊写出来,请教了几个先达几个朋友,无不叹赏。」
《國語辭典》:饮冰(飲冰)  拼音:yǐn bīng
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唐。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比喻内心忧惧如焚。唐。宋之问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诗:「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