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郡庭
郡署的公堂。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蛮人持﹝筇竹杖﹞至 瀘 叙 间卖之……郡中有蛮判官者为之贸易。蛮判官盖郡吏。然蛮人慑服,惟其言是听。太不直则亦能羣讼于郡庭而易之。”
分類:公堂
《國語辭典》:食堂  拼音:shí táng
饭厅、饭馆。唐。柳宗元〈盩厔县新食堂记〉:「新作食堂于县内之右,始会食之也。」
《國語辭典》:当堂(當堂)  拼音:dāng táng
审理案件的公堂。《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乔太守写毕,叫押司当堂朗诵与众人听了。」《红楼梦》第六九回:「察院便批:『张华所欠贾宅之银,令其限内按数交足,其所定之亲,仍令其有力时娶回。』又传了他父亲来,当堂批准。」
《漢語大詞典》:廷辩(廷辯)
亦作“ 廷辨 ”。
(1).在朝廷上辩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鋭身为救 灌夫 ……窃出上书。立召入,具言 灌夫 醉饱事,不足诛。上然之,赐 魏其 食,曰:‘东朝廷辩之。’”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执政中有论不同者,臣请与之廷辨。”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既而 準 入对,帝语及 冯拯 事, 準 抗辩,帝曰:‘若廷辩,失执政之体。’”
(2).指在公堂上辩论。新唐书·李义琰传:“ 李勣 为都督,僚吏惮其威, 义琰 独敢廷辨曲直, 勣 甚礼之。”
《國語辭典》:堂事  拼音:táng shì
1.正厅祭祀祖先的事。《礼记。礼器》:「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
2.旧称公堂的案件审理。《老残游记》第一六回:「进了大门,见出出进进人役甚多,知有堂事。」
《國語辭典》:烘堂  拼音:hōng táng
庆生、迁居等吉事,亲友出钱庆贺饮宴,满堂欢乐。宋。张纲〈西江月。易老方惊岁晚〉词:「为具随宜饾饤,烘堂不用笙箫。」
《漢語大詞典》:烘堂大笑
唐 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冯相 、 和相 同在中书。一日, 和 问 冯 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 冯 举左足示 和 曰:‘九百。’ 和 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责久之。 冯 徐举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烘堂大笑。”
《國語辭典》:堂鼓  拼音:táng gǔ
1.古代官衙公堂上所设置的鼓。击鼓以聚散群众,或申报紧急公务。《醒世姻缘传》第一二回:「击了三下堂鼓,那些六房衙役渐渐齐拢来。」
2.乐器名,打击乐器。是指中国传统乐器中的大堂鼓(大鼓)、小堂鼓(小鼓),是使用最频繁的打击乐器,其地位与日本太鼓、韩国太极鼓相当。以木为框,形圆鼓腹,两面蒙牛皮。演奏时置于木架上,以鼓槌敲击。常用于戏曲乐队和一般民间节庆、庙会乐曲的演奏。鼓身外观颜色多为红色,少数是黑色、木材色。古代更被使用在宫廷宴会、升堂、报晨昏、战争。
《漢語大詞典》:理对(理對)
公堂对质。后汉书·文苑传下·郦炎:“妻始产而惊死,妻家讼之,收繫狱。 炎 病不能理对。 熹平 六年,遂死狱中。”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今后两学士人,因事到官,合行理对;或因干连,合行追证。”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舒嫩四》:“﹝ 黄中立 ﹞临病篤,言为黄衣卒来追,理对 九疑 醮事,随语而殂。”
《國語辭典》:退堂  拼音:tuì táng
指旧时官吏审讯案件告一段落或终结后,退出公堂。如:「县官做出判决后,下令退堂。」
《漢語大詞典》:府堂
(1).府衙。亦指府衙的公堂。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想俺为太守的,深居府堂,那远乡僻坞,有抛荒游懒的,何由得知?”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府县治:“ 顺天府 在輦轂下,与内诸司相頡頏,不以直隶称。府堂有 明宣宗 御製箴,奕奕京师,四方所瞻。”
(2).府宅堂屋。《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府堂深稳,料然无闲杂人輒敢擅入。”
《漢語大詞典》:邑庭
县府的公堂。 宋 黄庭坚 《乔令真赞》:“窥其狱户,视其邑庭,吏无重糈,民有颂声。”
分類:县府公堂
《漢語大詞典》:堂参(堂參)
于公堂参谒上司。《文明小史》第六回:“少顷,传点升堂,众官照例堂参毕, 傅知府 便叫先带 黄举人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等老爷拜过了印,便是老爷升座,典史堂参,书差叩贺。”
《漢語大詞典》:过案(過案)
犹过堂。旧时诉讼当事人到公堂上受审问。《敦煌变文集·燕子赋》:“明日早起过案,必是更着一顿,杖十已过关天,去死不过半寸。”
《國語辭典》:厅房(廳房)  拼音:tīng fáng
大厅。如:「全家人在厅房里有说有笑地閒聊著,非常愉快。」
《漢語大詞典》:堂威
显示公堂威风的呼喊之声。《三侠五义》第五回:“一闻传唤,立刻一班班进来,分立两旁,喊了堂威。”《三侠五义》第五七回:“喊了堂威,左右排班站立。” 靳以 《下场》:“他的职务是举着一面绣着金龙的长旗,为别人喊着堂威,或是为主角‘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