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八月
南北朝 萧子显 燕歌行 至今八月避暑归。
南北朝 江总 宛转歌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
唐 杜甫 百忧集行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 其二 已上星津八月槎,文通犹自学丹砂。
唐 徐夤 忆长安上省年 三秋病起见新雁,八月夜长思旧居。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望月 中秋八月半,一水万山间。
元 马祖常 画古木 未借九关当地轴,还曾八月上天津。
元 柳贯 登徐州城上黄楼北望河流作 却思沈璧千年日,欲问乘槎八月风。
元 张昱 湖舫劝曹德昭佥院酒 西风八月芰荷老,落日满湖凫雁多。
元 丁鹤年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 其二 三更日浴咸池水,八月潮吞渤海天。
元 倪瓒 送僧游天台次张外史韵 坐寻云顶千峰石,归趁江头八月潮。
南北朝 江总 宛转歌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
唐 杜甫 百忧集行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 其二 已上星津八月槎,文通犹自学丹砂。
唐 徐夤 忆长安上省年 三秋病起见新雁,八月夜长思旧居。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望月 中秋八月半,一水万山间。
元 马祖常 画古木 未借九关当地轴,还曾八月上天津。
元 柳贯 登徐州城上黄楼北望河流作 却思沈璧千年日,欲问乘槎八月风。
元 张昱 湖舫劝曹德昭佥院酒 西风八月芰荷老,落日满湖凫雁多。
元 丁鹤年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 其二 三更日浴咸池水,八月潮吞渤海天。
元 倪瓒 送僧游天台次张外史韵 坐寻云顶千峰石,归趁江头八月潮。
分类:八月
《骈字类编》:八日
诗如月之恒。疏见二次下。晋书宣帝纪:初,孟达之降也,帝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帝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二贼交搆,宜观望而后动。帝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 宋书沈道虔传: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为寺。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参同契注,三日震动。八日兑行。 武平一景龙文馆,正月八日立春,内出䌽花赐近臣。
分类:八日
《國語辭典》:八九 拼音:bā jiǔ
1.八或九。晋。张华 〈上巳篇〉:「朋从自远至,童冠八九人。」
2.八到九之间。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三。蚕桑。蚕事图谱》:「蚕架,阁蚕盘筐具也。以细枋四茎竖之,高可八九尺;上下以竹通作横桄十层。」
3.事物组合成分或事情发生机率的八九成。晋。干宝 晋纪总论:「大极其尊,小录其要;机事之失,十恒八九。」宋。辛弃疾 贺新郎。肘后俄生柳词:「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4.接近全部、相差有限。《红楼梦》第八○回:「宝蟾心里也知八九,也就半推半就。」《海上花列传》第六二回:「二宝十猜八九,翻身上楼,踅进亭子间,径去大姐阿巧睡的床上揭起帐子看。」
5.指孔门七十二贤。三国魏。曹植 〈魏德论〉:「越八九于往素,踵帝皇之灵矩。」南朝齐。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迈三五而不追,践八九之遥迹。」
2.八到九之间。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三。蚕桑。蚕事图谱》:「蚕架,阁蚕盘筐具也。以细枋四茎竖之,高可八九尺;上下以竹通作横桄十层。」
3.事物组合成分或事情发生机率的八九成。晋。干宝 晋纪总论:「大极其尊,小录其要;机事之失,十恒八九。」宋。辛弃疾 贺新郎。肘后俄生柳词:「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4.接近全部、相差有限。《红楼梦》第八○回:「宝蟾心里也知八九,也就半推半就。」《海上花列传》第六二回:「二宝十猜八九,翻身上楼,踅进亭子间,径去大姐阿巧睡的床上揭起帐子看。」
5.指孔门七十二贤。三国魏。曹植 〈魏德论〉:「越八九于往素,踵帝皇之灵矩。」南朝齐。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迈三五而不追,践八九之遥迹。」
《骈字类编》:八千
唐 白居易 齐物二首 其二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骈字类编》:八万(八万)
宋 苏轼 赠东林总长老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