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八风(八風)  拼音:bā fēng
1.八方所吹的风。《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风曰:『寒风』。」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
3.佛教用语。指世间能煽动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摩诃止观。卷五上》:「止是壁定,八风恶觉所不能入。」
《國語辭典》:八音  拼音:bā yīn
1.古代乐器分类,依制作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如钟属金,磬属石,琴、瑟属丝,箫、笛属竹,笙属匏,埙属土,鼓属革,柷、敔属木。《书经。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南朝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五色相宣,八音协畅。」
2.客家音乐的器乐合奏曲,多以唢呐为主旋律乐器。
《漢語大詞典》:八风舞(八風舞)
舞名。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 钦明 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 钦明 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 卢藏用 嘆曰:‘是举五经扫地矣。’”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云:“ 祝钦明 所作《八风舞》,非 春秋 鲁 大夫 众仲 所谓舞者所以节八音行八风者也,借八风之名,而备诸淫丑之态耳。” 元 程自修 《岁云暮矣》诗:“乡里小儿《紇那歌》,前辈先生《八风舞》。”
分類:舞名
《漢語大詞典》:八风台(八風臺)
(1). 汉 王莽 所造台名。汉书·郊祀志下:“ 莽 篡位二年,兴神僊事,以方士 苏乐 言,起 八风臺 於宫中。”
(2).泛指台观。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一:“中天 九龙舘 ,倒景 八风臺 。”
分類:台观王莽
《漢語大詞典》:八风曲(八風曲)
即八风舞。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倚危楼,人间谁舞,扫地《八风曲》。”
《国语辞典》:八风吹不倒(八风吹不倒)  拼音:bā fēng chuī bù dǎo
不为尘俗诸事所影响。也作「八风吹不动」。
《国语辞典》: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  拼音:bā fēng chuī bù dòng
不为尘俗诸事所影响。唐。释寒山《寒山子诗集》:「八风吹不动,万古人传妙。」也作「八风吹不倒」。
《分类字锦》:八风不奸(八风不奸)
礼记八风从律而不奸
《漢語大詞典》:八风水(八風水)
五行家所谓八方之气所凝结成的露水。《淮南子·时则训》:“﹝孟春之月﹞……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 高诱 注:“取铜槃中露水服之,八方风所吹也。”
《分类字锦》:七音八风(七音八风)
左传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分类:数目
《分类字锦》:龙会八风(龙会八风)
杨炯少姨庙碑高阳有飞龙之乐始会八风帝舜有仪凤之音初调九奏
分类: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