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廨署
官署。 晋 左思 《吴都赋》:“营屯櫛比,廨署棊布。”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周庐綺合,廨署星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 长安 ﹞城内布列宗庙社稷,百官廨署,不使杂人居住。”
《漢語大詞典》:精善
精良美好;精密完美。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 璵 有 杨溥 与 方虔 、 方从训 手教数十纸,纸剳皆精善。” 宋 沈揆 《〈颜氏家训〉跋》:“惟 谢氏 所校颇精善,自题以 五代 宫傅 和凝 本参定,而侧注旁出,类非取一家书。” 清 姚鼐 《仪郑堂记》:“虽説经精善,犹末也,以 孔子 之裔,传 孔子 之学,世之望於 撝约 者益远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四种目录中,开元释教录编修最为精善,影响也最为深远。”
《漢語大詞典》:重誓
大誓,庄重的誓言。 宋 叶适 《取燕一》:“夫坚守重誓於既亡之 契丹 ,不知 女真 一旦袭其后踵以陵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八节:“ 黄巢 大怒,责骂 王仙芝 道:起初大家立重誓,要齐心协力,横行天下,现在你去左军做官,起义军该到哪里去!”
《漢語大詞典》:塍岸
小堤;田埂。 元 袁桷 《同子唯赋水车》诗:“昂昂长身卧塍岸,捲地翻涛敌骄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官僚、地主等‘豪宗大姓’凭借权势,在蓄水处强筑塍岸,圈占田亩。”
分類:田埂八节
《漢語大詞典》:讥斥(譏斥)
讥刺斥责。南史·刘穆之传:“ 永明 初,撰宋书,讥斥禪代。”金史·张万公传:“讥斥先朝,固当治罪,然旧无此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八节:“ 唐 朝廷向 江 淮 以及 岭 南搜括大量财物,民众已极困苦,官员为谋求大利,也争着到这些地方去做官。名士 薛保逊 作文讥斥当时的州县官。”
《漢語大詞典》:舒泄
抒发,发泄。释名·释形体:“舌,泄也,舒泄所当言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这是民众受压迫过重过久,不自觉的呼号奔走,借以舒泄郁闷的怨气。”
《漢語大詞典》:披析
分析。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 唐 代有条件取证原本,披析文义。”
《漢語大詞典》:删夷
(1).削除;剪除。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2).犹删除。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列入目录的经典,算是经过审定,取得合法地位。目录删夷,即被视为伪经私本,不得入藏。”
《國語辭典》:民愤(民憤)  拼音:mín fèn
民众的愤恨。如:「施政不当,每易引起民愤。」
《漢語大詞典》:牛米
(1).牛如米。北史·崔宏传:“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 宏 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詔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2).用谷物支付的牛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牛米:“予观今吾乡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主牛者,取其六,谓之牛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 江西 饶州 佃客租用地主的耕牛,要向地主多交一成租,称为‘牛米’。”
《國語辭典》:帖子词(帖子詞)  拼音:tiě zi cí
宋代八节内宴时,翰林学士献给宫中的诗,贴于阁中门壁上,故称为「帖子词」。如宋欧阳修曾撰帖子词、端午帖子词等。
《漢語大詞典》:迂晦
曲折晦涩。 元 陈栎 勤有堂随录:“后来渐渐迂僻,如註 杜 诗,多説得迂晦,教人费力解説,可怒。”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八节:“ 陈独秀 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國語辭典》:四时八节(四時八節)  拼音:sì shí bā jié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四时八节泛指一年四季各节气。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二。三尸篇》:「四时八节,企其祭祀。」
《漢語大詞典》:横刀揭斧
持刀执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常常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人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
分類:八节
《漢語大詞典》:七节鞭(七節鞭)
武器名。以软钢制,连柄八节,鞭端以铁环圈之,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故亦称软鞭。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一章二:“老百姓组织起造反军。红缨枪,大刀片,七节鞭,鸟枪火炮,遮天蔽日包围了 白家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