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建中告身帖  拼音:jiàn zhōng gào shēn tiè
唐德宗建中元年八月,颜真卿自吏部尚书转任太子少师的令状。是颜真卿楷书唯一的传世墨迹。
《国语辞典》: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  拼音:dà xī yáng xiàn zhāng
西元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四日,罗斯福、邱吉尔在大西洋美军军舰会谈后,发表两国共同宣言,美国当时尚未参战。全文分八项,主要包含反对侵略、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自由与未来建立全面性安全体系的愿望等。
《国语辞典》:二二八事件  拼音:èr èr bā shì jiàn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派陈仪为台湾行政长官进行接收与复员,由于施政问题引发民怨,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因缉烟意外事件,引发全岛抗争行动。这本只是要求惩凶的治安事件,未料却演变为要求台政改革的政治诉求,造成政府以军力强势镇压,导致数以万计人民伤亡,留下了长期的社会伤痕。
《国语辞典》:顿巴敦橡园会议(顿巴敦橡园会议)  拼音:dùn bā dūn xiàng yuán huì yì
西元一九四四年八月至十月,中、美、英、苏等国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顿巴敦橡园所举行的会议,讨论战后世界永久和平安全机构的问题,确定后并公布了联合国组织草案。
《国语辞典》:武昌起义(武昌起义)  拼音:wǔ chāng qǐ yì
清宣统三年辛亥(西元1911),八月十九日(阳历十月十日),革命党在武昌起义,各省响应,遂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国语辞典》:伊科战争(伊科战争)  拼音:yī kē zhàn zhēng
西元一九九○年八月二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意图推翻科威特政权,实质掌握科国油权,并树立起伊国于阿拉伯国家中强权的地位。英、美等国及阿拉伯世界对伊此举皆曾提出强烈抗议。并由美国为首组成二十八国联军,进驻沙科边界,以防伊拉克进一步之侵略。经多次外交斡旋失败后,一九九一年一月十六日清晨,多国联军遂执行联合国决议,开始进攻科威特境内和伊拉克本土的伊国军队,逼其撤出科境。
《国语辞典》:八年抗战(八年抗战)  拼音:bā nián kàng zhàn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至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我国为对抗日本侵略所进行一序列战争称为抗日战争,八年抗战总共发生二十二次大的会战,小战役数百起,战役中牺牲数百万人性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财产损失不可估计。
《国语辞典》:八月花神  拼音:bā yuè huā shén
八月是桂花盛开的时节,也称为「桂月」。八月花神指晋石崇的宠妾绿珠。绿珠美艳,善吹笛,后因赵王司马伦派兵索讨,遂为石崇坠楼殉情。后人感慨绿珠短暂的生命如桂花易落,坠楼如桂花自枝头飘落,便封她为八月桂花的花神。见《晋书。卷三三。石崇传》。
《國語辭典》:供月儿(供月兒)  拼音:gòng yuè ér
旧俗于阴历八月十五日的晚上摆设鲜果、月饼等祭拜月亮,称为「供月儿」。
《國語辭典》:丰年祭(豐年祭)  拼音:fēng nián jì
台湾阿美族为庆祝小米或稻米丰收而感谢上苍的重要祭祀庆典,每年七、八月间由各部落分别举行,短则三天,多则长达半个月。西元一九七八年起,花莲丰滨地区阿美族各部落联合举办丰年祭,为花东平原阿美族人的年度盛事。
《國語辭典》:花朝月夕  拼音:huā zhāo yuè xì
比喻良辰美景。《旧唐书。卷一八一。罗弘信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红楼梦》第一○二回:「李纨姐妹、探春惜春等俱挪回旧所,到了花朝月夕依旧相约玩耍。」也作「花朝月夜」、「花晨月夕」。
《漢語大詞典》:桂林杏苑
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桂林杏苑”指乡试、会试。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
《漢語大詞典》:秋鲊(秋鮓)
仲秋制作的腌鱼。 元好问 中州集·郭录事用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西羗 仲秋日,取鲤子,不去鳞,破腹,以赤秫米饭盐醋合糝之,逾月则熟,谓之秋鮓。”按,太平御览卷八六二引作“秋鯖”。
分類:腌鱼八月
《漢語大詞典》:入安居
佛教语。古 印度 在每年约五月至八月的雨期内,禁僧尼外出,谓外出易伤草木虫蚁,应居在寺内坐禅讲经,安受供奉。这一阶段开始即称“入安居”,又称“结夏”。古代佛徒一般均循此戒律。唯因雨季不同,“入安居”也各在不同时期开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覩货逻国故地总述:“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